近段时间,整个文坛都翘首以待,想一睹那本豪华阵容的战“疫”专刊——《共同战“疫”》的“芳容”。而这本专刊的策划者、主编就是文坛“劳模”贾平凹。疫情之下,贾平凹向国内的作家约稿,筹备战“疫”专刊。他振臂一呼,全国作家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来了,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也来了……他们拿起手中的笔,为战“疫”呐喊助威,用文字传递大爱、凝聚力量。

文坛“劳模”贾平凹的春天故事

2020年04月03日08:13  来源:陕西日报
 
原标题:文坛“劳模”贾平凹的春天故事

贾平凹在西安的工作室接受记者采访。 本报记者 杨小兵摄

本报记者 杨静

早春时节,和煦的阳光赶走丝丝寒意,三秦大地已生发出勃勃生机。

今年春节,贾平凹因节前感冒,一直在一住处自行隔离、闭门谢客。几十天来,他在此读书、写作,每天看电视和手机新闻,关注疫情变化,同时积极地向国内作家约稿,筹划《共同战“疫”》专刊。这一次的采访是疫情以来他第一次会客,我们看到了那个依然情怀满满的贾平凹。

希望这些书刊

会为历史留存一份记录

贾平凹的居所很特别,琳琅满目的顽石结结实实塞满一楼客厅,书柜里、地上、走廊里,随处都有。客厅墙上那“耸瞻震旦”四个字格外醒目。他先招呼我们坐下,随后一边烧水泡茶,一边同我们拉起话来。

谈起策划《共同战“疫”》专刊的初衷,贾平凹点上一根烟,深吸了一口,若有所思地回忆:“这几十天,虽然居家隔离、身不出户,但时刻关注着新闻,被那么多的英雄和英雄事迹感动。我就想,我们居家隔离的人能做些什么,作为作家又能做些什么?”

说到这里,贾平凹喝了一大口茶,嗓音更加清亮了:“有一天,我和穆涛通电话,决定编辑战‘疫’专刊,跟国内的作家联系,让大家拿起笔写文章,为我们国家呐喊,为一线的医护人员和所有工作人员加油。我们联系到的作家没有推辞的,其实很多人早都在写了,还没写的满口答应马上动笔,还有好多作家知道了我们编专刊,自己和我们联系,把稿子传了过来。现在,光获得‘茅奖’‘鲁奖’的作家就有十多位。”贾平凹激动起来,话语中分明流露出一个大作家的家国情怀、一个知识分子的悲悯和忧患意识。

《共同战“疫”》专刊是由《美文》杂志社和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联合策划推出的,由7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和7位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领衔撰稿。从大年初三至今,《美文》杂志社共收到38位作家近40万字的文章,书写了作家们对防控疫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均为珍品佳作。按照计划,《美文》杂志社出版推出期刊专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同步推出图书专辑。

“我想,这些书刊是为国家呐喊,为武汉、湖北加油的一种声音,将来会为历史存留一份记录。”贾平凹说。

《废都》之后《暂坐》再写城市题材

采访像贾平凹这样的文坛大家,自然绕不开新作出版的问题。众所周知,贾平凹是文坛“劳模”,多年来笔耕不辍,每隔两年就有一部小说问世。

当提及新作的出版计划时,贾平凹依然不紧不慢地抽口烟、喝口茶,似乎不愿多透露。追问之下,贾平凹方才接过话说,本来计划今年同时出两本书,弄个“双黄蛋”“双子星座”,但其中一本目前不成熟,还无法面世。另一本就是计划今年六七月出版发行的长篇小说《暂坐》。

《暂坐》以西安为背景,讲述了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下,一群单身女性在生活中互相帮助、在心灵上相互依偎的故事,展现了当下独立女性的风采。该作品约20万字,计划先在《当代》杂志刊发,后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

“我写的多是现实生活,也就是百年来中国发生的事情。最早书写的是家乡,后来扩大到了整个秦岭地区,不过都是农村题材、乡土题材。我在城市已经生活40多年了,除了《废都》,几乎没有写过城市题材。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高兴》不是城市题材,写的还是农民工生活,所以《暂坐》我写的是城市。这书时间长了,写了好几年。”贾平凹不说话时神情总是若有所思,但一开口多少会带有和蔼可亲的笑容。

尽管好作品不断,但是聊到作品的影视改编问题,贾平凹显得有些无奈。对于关注度较高的长篇小说《秦腔》的影视改编,贾平凹叹了口气,说,弄了两年了,也不知道咋相(怎么样)了,“因为额(我)那作品故事性不强,你看看现在的电视剧,全都靠故事,倒腾来倒腾去全是故事,没故事咋弄,难编。”

自1987年《商州》出版,到2018年《山本》问世,30多年间贾平凹共创作16部长篇小说,但其中被改编为影视剧的仅有3部。

对于作品是否更适合搬上话剧舞台,贾平凹打趣地说:“话剧是要立项的,像《废都》那都折腾多少年了,一直立不了项。卖了几回,最后因为立不了项,还没拍,版权时间就到了,然后又卖,前前后后我都赚了几回哩。但不是那个事。”

国际范的作品,接地气的作家

采访间隙,贾平凹起身领我们参观他楼上的书房。这二楼可谓是“浓墨重彩”,书柜上、墙上挂满了贾平凹的书法,柜上摆放着一些装裱好的画作。他指着墙上一幅字,念道:“迥峦抱深凹,曦光每独受。所以朝阳名,名山率常有。是处辟云关,坦区得数亩。结构寄幽偏,潇洒开窗牖。历险欣就夷,稍憩复进走。即景悟为学,无穷戒株守。”

“这是乾隆为泰山写的诗,山东网友给额(我)抄过来的,说是你看乾隆早早就说到你了 。”贾平凹回过头笑着说。众人笑了起来。

聊到书法作品展览时,贾平凹挥了挥手,说:“现在年纪大了,兴趣不在口外(那)了。”但是对于自己文学作品“走出去”、国际化的问题,贾平凹倒是颇有兴致。

贾平凹主动讲起这几年自己作品被翻译的情况。他说:“这几年翻译的作品多得很。从2012年到现在,翻译的有30多个语种咧,像英语、法语、德语、日语、韩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等,基本上外头都知道哩。”

事实上,贾平凹的文学作品,过去是国内人喜爱,现在外国人也喜爱,读者已经遍布全球。贾平凹获得过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法国“费米娜外国小说奖”、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等荣誉,已经成为具有国际范儿的作家。

虽然作品已经走向世界,但是阅读贾平凹的作品,无论小说还是散文,都能深切地感受到文字背后对于中国、对于当下农村的关切之情,贾平凹始终是一位接地气的作家。

熟悉贾平凹的人都知道,早在1996年,他有过江南挂职的经历,并且创作了《江浙日记》。这段经历对他的创作影响颇深。

“那会儿中国作协说这个年轻人有才华,但还得再提高一下,应该到南方学习学习、提高提高,于是安排我到江阴挂职一年。我基本上每天都在跑、都在看。一般都是提前半小时才知道下一个点要去哪里。”贾平凹意味深长地回忆着。

在一年的时间内,贾平凹跑遍了江苏和浙江两省,一周一个县,时间安排得非常紧张。但这一年,他充分了解了江南文化,如饥似渴地汲取江南文化的营养,这让他此后的写作受益匪浅。

“南方人聪明,脑子反应快,文章写得好,而且还勤劳、能吃苦。”贾平凹不住地点头说。

他还给我们讲了他在江阴挂职的一个故事,那个时候江阴和甘肃的一个县结对子,甘肃派了50人到江阴去培训,结果没到半年,这些人吃不了苦,全跑光了。江阴那些人儴(挖苦)他说,怪不得人们说西北穷哩,你看看这些人懒的。讲到这里,大家笑了起来。

不知不觉,时间就到了中午。临走时,我们想给贾平凹叫份外卖,贾平凹连忙笑着说:“不用不用,我一会儿下点饺子。我下的饺子比女士们下的还好哩。”

(责编:左瑞、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