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广医一院举办的一场关爱肺纤维化公益科普暨肺移植新春展望联合活动上,广医一院呼研院院长何建行教授透露,今年该院已完成了80例肺移植手术。
据悉,从2003年获得肺移植资格至今,广医一院已成功开展肺及心肺移植手术320多例,其中心肺联合移植15例居全国第一,肺移植总例数居全国第二。
肺移植手术难度大
相比肾移植、肝移植,肺移植难度大,因供体短缺,不少肺移植病人发展到后期心脏功能也不太好,在复杂的病情下手术难度更高。而因“心肺相连”,手术中医生下刀要“不偏心”也“不偏肺”,手术功底得过硬。
据何建行教授介绍,肺移植手术通常需要较长时间——1小时左右的麻醉准备及监护准备;单肺移植通常需要4~8小时,双肺移植通常需要6~12小时。如果患者以前做过胸部手术,因胸腔黏连需要更多额外的时间。在供体肺到达医院后开始,患者的肺被切除,供肺移植入胸腔,外科医生要将供肺进入肺的大血管和气道同患者吻合。如果心肺联合移植,手术时由人工心肺机辅助体外循环,再选择合适的心脏手术方式。手术的复杂性和难度可想而知。
术前和术后的管理配合,对肺移植成败也至关重要。同时要具备这么多的条件,离不开移植团队长年的积累和配合。术后第一年是肺移植术后生存的关键时期,这期间的并发症,排斥与感染是生存的最大威胁。
肺移植例数居全国第二
据悉,从2003年获得肺移植资格至今,广医一院已成功开展肺及心肺移植手术320多例,其心肺联合移植15例,居全国第一,肺移植总例数居全国第二,至今已完成华南地区乃至全国肺移植领域的多个“首例”——1999年完成亚太地区首例同种异体气管移植,2003年完成华南地区首例成功的临床同种异体肺移植,2018年完成国内首例肺移植术后早期手术室拔除气管插管和国内首例临床体外肺灌注肺移植。
肺移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带气管导管机械通气是常规术后气道管理衔接步骤。然而,术后长时间机械通气有可能增加气道损伤风险、增加感染机率。国外一些肺移植中心研究认为,对接受肺移植的患者可以有选择性地实现手术室拔管。近年来,广医一院也在做这方面的探索。2018年6月20日,广医一院完成国内首例肺移植术后手术室拔管,患者很快转入普通病房,恢复情况良好。
国内首例“边缘肺”移植
2018年7月,呼吸越来越困难、急需“换肺”救命的老王等来了转机——有一个器官捐献者的肺跟他相匹配。但棘手的是,捐献者有外伤,生前抢救时又因气胸放置了胸管,双侧下肺缩成一团。
救命要紧!广医一院肺移植团队实施了“体外肺灌注技术(EVLP)”。这种技术模拟肺在人体内的功能状况,在体外对肺的质量和功能进行准确评估和再修复,提升了供体肺的质量。经过3个多小时的努力,移植团队终于让这个宝贵的“边缘肺”得以“修复”。又经过4个小时的手术,这个“边缘肺”被顺利植入老王的胸腔内,为他争得延长生命的机会。这也是国内首例“边缘肺”经体外肺灌注后成功移植的案例。(全媒体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韩文青、王文熙、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