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西安)累計開行突破30000列
西安浐灞國際港:馳騁絲路12載 “班列+”效應顯現

8月13日9時50分,滿載著55個集裝箱光伏組件的中歐班列(西安)從西安國際港站緩緩駛出,一路向西經霍爾果斯口岸出境,標志著中歐班列(西安)自2013年開行首列以來,累計開行突破30000列,西安也成為全國首個中歐班列累計開行量突破30000列的城市,不沿邊、不靠海的內陸西安,成為全國向西開放“橋頭堡”。
通道時效持續提升 助力新能源項目出海
“這趟班列是我們能建集團西北設計院首次通過中歐班列將光伏組件運往阿塞拜疆巴庫,未來將有共計4500個集裝箱,100個專列從西安發往阿塞拜疆巴庫。中歐班列(西安)為我國工程總承包企業出海搭建了便捷的國際物流通道,與海運相比,運輸時效由原來的約2個月壓縮至最快11天左右,同時西安自貿港建設運營有限公司為我們提供定制化、門到門的物流服務,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物流成本。”中國能源建設集團西北電力設計院國際工程公司副總經理歐陽冊飛介紹說。
中國能建西北院總承包建設的阿塞拜疆比拉和班卡1GW 光伏項目,是中資企業在中亞和裡海地區落地實施的最大新能源項目。項目落地實施以后,每年可以為當地提供15億度的清潔能源,減少碳排放110萬噸,對於阿塞拜疆發展綠色能源、改善電力供應結構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國能建的光伏組件快速運抵阿塞拜疆巴庫,得益於西安積極參與跨裡海國際運輸走廊建設,攜手跨裡海成員單位持續推進降成本、提效率。如今,跨裡海國際運輸走廊班列越開越密,時效由15—23天縮短至11天左右,基本實現“天天班”。截至2025年7月底,跨裡海班列累計開行402列,開行量穩步增長。
筑夢絲路、聯通橋梁,中歐班列(西安)持續提升時效,跑出“加速度”。自2013年11月28日首發,到2021年8月11日,中歐班列(西安)累計開行突破10000列,到2023年9月28日,累計開行突破20000列﹔到2025年8月13日,累計開行突破30000列﹔如果以“10000列”為一個計算量級,第1個、第2個、第3個10000列分別用時93個月、26個月、24個月,中歐班列(西安)越開越好、越跑越快。
“我們持續優化班列運輸組織方案,暢通聯動協調機制,實時共享到發、裝卸、轉運等時效信息,提前統籌做好車輛、線路、人員准備,在不斷提升運輸組織效率的基礎上,保障中歐班列(西安)的高效組織。”西安鐵路局西安國際港站副站長杜虎說:“現在,每80分鐘就有一趟班列進出港,日開行頻次達16.9列。”
中歐班列(西安)開行12年來,班列運行干線由開行之初的1條增加到現在的18條,覆蓋歐亞大陸全境﹔“+西歐”集結線路拓展到26條,覆蓋國內主要貨源地﹔西安港與青島、寧波等沿海港口合作開通6條鐵海聯運班列,內陸集結、陸海聯動、全球分撥的現代物流體系加速形成。
西安浐灞國際港聚焦“暢通道、提功能、優服務、拓貿易、聚產業、促交流”,高質量開行中歐班列,著力打造中歐班列經濟圈,中歐班列(西安)服務全國向西開放的“集結”效應不斷顯現,一個更高能級的開放平台在絲綢之路起點加快形成。
“我們依托中歐班列,以物流帶貿易,以貿易促產業,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實現高質量發展。今天中歐班列(西安)累計開行突破30000列,開行量、貨運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標連續7年穩居全國第一。建成西安哈薩克斯坦碼頭、哈薩克斯坦西安碼頭,實現了‘樞紐對樞紐’的通道升級。”西安自貿港建設運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樂說:“我們著力打造班列數字金融綜合服務平台,同哈薩克斯坦等國外鐵路公司,實現數據聯通,為企業提供一站式、一票制國際聯運全程服務,報關、制單 時間由5-7小時縮短至5分鐘以內。攜手大型金融機構,創新推出‘訂艙貸’、‘信用貸’等金融產品,累計提供融資181億元,成為‘政、銀、企’融合發展的標杆示范。”
“班列+”效應顯現 港產港貿融合發展
位於西安浐灞國際港的陝西康佳智能家電有限公司的智能車間內,平均每20秒就有一台洗碗機組裝完成。“今年,我們洗碗機的銷售目標是20萬台,目前訂單已排到10月。”陝西康佳智能家電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釗說,陝康洗碗機今年已出貨的訂單,60%以上都通過中歐班列(西安)銷往海外。
“與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運輸距離不到1公裡,我們的產品完成生產后一天內即可裝箱、中轉、通過中歐班列發出,綜合物流成本降低了三分之一,中歐班列(西安)運往歐洲隻需15天左右,比陸海聯運節省近一個月時間。”康佳總經理陳釗感慨道。對於企業而言,產品周轉快意味著資金周轉快,有助於企業良性運轉,中歐班列(西安)已經成為支撐企業向好發展的重要因素。截至今年7月31日,康佳洗衣機、洗碗機、冰箱等23.26萬台白電產品已通過中歐班列(西安)發運了47個專列109個貨櫃﹔截至7月底,陝西康佳產品已出口至21個國家,未來還將出口15個國家,基本覆蓋非洲、亞洲、歐洲、美洲。
來自歐洲、中亞的啤酒、冰激凌、蜂蜜……近期高溫不斷,在愛菊健康生活體驗館的貨櫃上,琳琅滿目的海外“土特產”吸引了不少市民選購。
“這些食品大部分是通過中歐班列(西安)運回來的。”西安愛菊糧油工業集團副總經理王方說,“近年來,我們與哈薩克斯坦的農業合作越來越緊密,在哈薩克斯坦北哈州、新疆阿拉山口和西安浐灞國際港建成三大園區,培育了‘從種子到筷子’‘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條。”
“去年,我們擁有了一條從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直達愛菊集團的鐵路專用線,有效提升了貨物運輸效率,降低了運輸成本,實現了中歐班列‘門到門’運輸。”王方說:“今年以來,我們從哈薩克斯坦向國內發運飼用小麥粉近10萬噸、面粉和小麥近1萬噸、食用油1萬余噸。隨著訂單農業和聯合種植的深入發展,未來會有更多哈薩克斯坦農產品通過中歐班列‘走’上國人的餐桌。”
依托中歐班列(西安),西安浐灞國際港持續深化港產港貿融合發展。目前園區已聚集大宗批發、跨境電商企業4000余家,帶動大宗商品貿易額突破3000億元。大力發展臨港制造產業,引入中國康佳、德國克諾爾等產業龍頭,區域500強及子公司達到98家,打造產貿聚集協同、創新發展的新引擎。
中歐班列(西安)累計開行突破30000列是新起點。未來,西安浐灞國際港將按照省市關於中歐班列經濟圈構想,聚焦“物流+貿易+金融+產業+法治+人文”6個方面,加速“國際化”布局,全面推進海外場站建設,實現多點“樞紐對樞紐”的升級;創新“數字化”賦能,實施場站智能化工程,提升裝卸、監管智慧化水平﹔深化“運貿結合”發展格局,加強與哈鋁、俄歐西以及俄羅斯聯邦商會合作,著力擴大港口貿易規模﹔加快臨港產業聚集,加速新興產業發展和數字產業布局,促進產業聚集成勢﹔完善“法治化”保障,依托國際商事法律服務示范區,構建“一站式”糾紛化解平台,提升班列運行法治保障水平,為陝西西安建設內陸改革開放高地創造新業績、譜寫新篇章。(來源:西安浐灞國際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熱門排行
- 1賽事哨聲起 三秦百姓“燃”起來
- 2錄取通知書 “花式”送驚喜
- 3中共陝西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在西安舉行
- 4中歐班列(西安)累計開行突破300…
- 5店主、游客雙雙被拘!西安警方通報“…
- 6陝西靖邊:繪就低空經濟與文旅融合新…
- 7抓實抓細防汛救災各項工作 全力確保…
- 8“打卡”消防站!這堂暑期安全體驗課…
- 921家企業被通報!西安重拳整治物業…
- 10陝西藍田:嚴禁非法穿越 筑牢秦嶺安…
- 11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聯合華為發布國產算…
- 12陝西發布山洪災害預警
- 13 漫山遍野的綠,就是聚寶盆(家鄉的…
- 142025年陝西省“全民健身日”主題…
- 15100名個人50個單位榮獲陝西省優…
- 16陝西全力推動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
- 17陝北民俗游:黃土地上的別樣風情
- 18陝西7部門聯合發文健全創業支持體系
- 19這裡的歌聲依然嘹亮(銘記歷史 緬懷…
- 20堅持抓基層打基礎興產業優生態 推動…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