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深入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5月26日,記者從陝西省自然資源廳獲悉:陝西省自然資源廳、省財政廳、省生態環境廳、省水利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林業局近日聯合印發《關於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深入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的實施意見》,從總體要求、主要任務、支持政策和工作要求等4個方面,明確了我省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的具體實施路徑。
《實施意見》指出,充分發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平台作用,以國土空間規劃及相關規劃為依據,綜合運用相關政策工具,深化耕地、永久基本農田和高標准農田一體化管理機制,統籌實施農用地集中連片整治、質量提升和生態化改造,增加耕地數量、提高耕地質量,著力解決耕地碎片化問題,著力實現耕地有增加、山水有景觀、生態有改善、文化有傳承的綜合目標。從2025年起,全省每年謀劃部署一批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為主體的典型項目。
《實施意見》明確5項主要任務。一是優化農村地區空間布局,強調在保持空間布局總體穩定的前提下,可結合國土空間規劃對土地開發利用方式和布局結構進行局部微調、統籌優化,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二是推動農用地集中連片整治,強調錨定農業現代化發展需要和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要求,鼓勵實施“百畝方”“千畝方”“萬畝方”工程,支持將整治形成的新增耕地一次性建成高標准農田,形成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高標准農田“優質、集中、連片”。三是因地制宜推進建設用地整理,強調要對農村零散、閑置、低效建設用地進行整理盤活,為保障農民合理居住需求、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提供用地支撐。四是實施鄉村生態保護修復,聚焦秦嶺、黃河流域、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三大屏障”,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保護和恢復鄉村生態功能。五是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強調順應當地的自然生態格局與村落傳統肌理,構建彰顯特色的三秦風貌。
陝西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實施意見》還明確了從適度優化調整“三區三線”、用好指標流轉、加強資金統籌等3個方面給予政策支持,並提出要突出縣域統籌謀劃、嚴格實施方案編制報批、完善工作機制、維護群眾權益、鼓勵多方參與等5個方面的工作要求。(記者 沈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