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

青青秦嶺正青春

馬盛楠 王麗 魏鑫 實習生張嘉琪
2025年04月30日08:45 | 來源:人民網-陝西頻道
小字號

春末夏初的秦嶺,林木蓊郁。車子一駛進西安市長安區黃良新村,就像闖入了童話世界——玩具工坊、陶藝屋……一家挨一家或清新或絢爛或古朴的小店,將村庄渲染成藝術花園,組成了游客口中的村版“藝術街區”。

在西安市長安區黃良新村裡的“飾品屋”,兩個年輕人正在設計手作飾品。人民網 王麗攝

在西安市長安區黃良新村裡的“飾品屋”,兩個年輕人正在設計手作飾品。人民網 王麗攝

令記者感到意外的是,每一家小店的老板,都是年輕人。

——兩年前,現年38歲的李鐵楠從北京到了黃良新村,在村兩委的幫助下,以1.8萬元/年的價格租了一個閑置院子,開起了自己的“茶空間”﹔

——離開“茶空間”,踏著古朴的石板村道走3分鐘不到,就到了“古屋甜品店”,32歲的齊煜系上圍裙,著手烘焙今日的第一爐甜品,丈夫鄧寧正緩緩將新鮮牛奶倒入奶缸﹔

——機車烤肉店裡,一群打扮酷爽的青年正在彈吉他唱歌﹔

——陶藝屋裡,年輕的主播正在給網友展示每一件不可復制的精美手作陶器﹔

——手作坊裡,幾個女孩在鮮花堆錦的院子圍著一個工作台,正商量著中古首飾的設計和制作﹔

…………

38歲的村黨支部副書記王棟永揭開了這個現象背后的“秘密”。

7年前,黃良新村還是個“留守老人守著空置房”的落后村子。離山近,驅車5分鐘到山口,離城也不遠,20分鐘到市區,雖然這是優勢,盤活卻很難。眼瞅著周邊村子搞起了自己的“綠色產業”,村兩委班子著了急。

“大家都想到了要借秦嶺的綠水青山,但也要和周邊村子有差別。”王棟永說。村兩委班子跑調研,和村民開“院壩會”,集思廣益,找到了村子靠近西安郵電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等多所高校的獨特優勢。

就從年輕人喜歡玩的入手吧!

“有的人找自家小孩問想法,有的看社交媒體上年輕人打卡地的特點,也有人請專家分析,最終決定走‘藝術村’的路子。”王棟永說。

說干就干!區政府撥錢修路網,高校出點子,村兩委跑招商。

2019年,村兩委班子和村民把每院空置房按3000—20000元/年的低價挂牌出租,制定“綠色+藝術”的“村版”招商引資政策,重點面向大學畢業生、年輕創業者發出邀請函。

“2021年以來,區政府投入810萬元為村裡鋪設水泥路面、改造水電管網、整修荒廢土坡,村容村貌好了,又靠近青山,很快就有了實效。”王棟永說。

李鐵楠、齊煜等人陸續來到村子。從2023年開始,村子的“藝術小院”劇增,黃良新村徹底走出“空殼村”困境。

西安市長安區黃良新村裡的“飾品屋”。人民網記者 魏鑫攝

西安市長安區黃良新村裡的“飾品屋”。人民網記者 魏鑫攝

邊忙邊聊,齊煜端上來剛烘焙好的精美蛋糕。這個“古屋”約100平方米,是村民強富民家100多年的祖宅。2023年,齊煜夫妻倆以每年1.5萬元的價格租來時,老屋隻有屋頂大梁、承重木等40%的部分可用。兩人花20多萬元對老屋進行了“修舊如舊”的翻新,做成了現在的甜品屋。

百年老屋改造成甜品屋,改造前(左圖)后(右圖)。受訪者供圖

百年老屋改造成甜品屋,改造前(左圖)后(右圖)。受訪者供圖

“為保護秦嶺,村子有‘不得擴建新建’的嚴格規定。我的‘茶空間’是村民閑置房,只是對院落和房屋進行了簡單改造和裝修,成本沒多少。”老村落變“藝術角”,李鐵楠也在這裡迎來了新生命,孩子成了黃良“新村民”。談及未來,李鐵楠有明晰的規劃:“按現在的經營狀況,我兩年能回本。之后,我就要做精品茶葉和精准客戶。”

西安市長安區黃良新村裡的“陶藝屋”。人民網記者 魏鑫攝

西安市長安區黃良新村裡的“陶藝屋”。人民網記者 魏鑫攝

這種“政府+村集體+創客”模式催生了“綠色流量”的良性循環,而年輕人的“新玩法”——數字工具也成了“吸粉”神器:甜品屋通過社交媒體發布“老宅改造日記”,吸引眾多粉絲在線“監工”﹔玩具屋借助電商平台,使定制訂單佔比攀升至35%……

目前,黃良新村已入駐40多家“藝術小院”,包括手工、設計、中藥、綠植、創意餐飲等豐富業態,帶動村內就業50余人,群眾兩年增收80余萬元,曾經的“空殼村”變成了每周游客接待量達5000人的熱鬧地。

夜幕降臨時,採訪結束。黃良新村亮起了路燈,那些“藝術小院”的光,星星點點,綴在秦嶺腳下。而這點點燈火,就像陝西村落“蝶變”案例一樣,滿布三秦大地:截至目前,陝西省已建成503個省級“千萬工程”示范村,鄠邑蔡家坡村、長安黃良新村、太乙宮杏園村等村落已成為眾多年輕創客們的“掘金地”。

(責編:賈凱璐、鄧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