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慢車”裡書香濃

四月的秦嶺深處,粉色的山桃花鋪滿山坡,山腳下,6063次公益慢火車猶如一條綠色的“長龍”,蜿蜒前行。
“孩子們,你們知道這趟慢火車有多大年紀了嗎?”“你知道這節車廂為什麼叫通學車廂嗎?”4月20日,在第30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6063次公益慢火車的通學車廂內,一場別開生面的閱讀活動,讓孩子們在秦嶺的山水間品味閱讀之美。
列車長谷雨欣帶領孩子們了解慢火車的故事。劉鬆霖攝
“這趟車自1958年開行,到現在已經有67年了!”看著孩子們求知的眼神,列車長谷雨欣講起了這趟慢火車的故事。自1958年寶成鐵路建成通車,6063次慢火車便穿行於綿延的秦嶺山脈間,67年來,它以50公裡的平均時速串聯起大山深處的33個小站,成了山區老百姓離不開的“小慢慢”。
這趟公益慢火車在歲月長河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溫暖轍印,它不僅串聯起了山區百姓的“出行路”“致富路”,還鋪就了沿途孩子們的“上學路”。
由於沿線19所中小學的學生每周都會乘坐這趟慢火車,2018年,西安客運段在6063次慢火車上設立通學車廂,並先后投入20余萬元改造通學車廂設施。
旅客在通學車廂內的書架前閱讀。劉鬆霖攝
如今,通學車廂裡擺放著整齊的書架,上面擺滿了各類書籍,有適合孩子們閱讀的童話書、科普讀物,也有經典的文學作品。去年8月,該通學車廂成功入選中宣部全民閱讀優秀項目,為這趟“跑”了大半輩子的“老火車”貼上了文化“新標簽”。
“紛紛揚揚的大雪,像千萬隻白蝴蝶,漫天飛舞……”窗外春光明媚,車內書聲琅琅,在愜意的陽光裡,列車上的工作人員帶領大家一起朗讀《夜走靈官峽》,孩子們沉浸在文章的情境中,感受著文學的魅力。
西安理工大學的志願者給乘車孩子們講解習題。劉鬆霖攝
活動中,西安理工大學的志願者熱情地向乘車的孩子們推介好書、分享學習心得,鼓勵他們通過讀書開闊眼界、改變命運。“能在這趟充滿故事的慢火車上和山區的孩子們一起讀書、交流,是一次非常難忘的經歷。”志願者張鑫頗有感觸,“希望通過我們的分享,能讓更多孩子愛上閱讀。”
列車緩緩前行,陽光斜洒進車廂,小小的心願牆上,密密麻麻的便簽隨著列車的行進輕輕晃動。乘車的孩子們紛紛寫下自己的閱讀計劃和推薦書籍,每一張便簽都承載著他們對知識的渴望與熱愛。
孩子們在心願牆上寫下自己的願望。劉鬆霖攝
“以后我得多看書,這樣就能知道山外面的樣子了。”手裡捧著剛拿到的書籍《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鳳州初級中學的學生唐亞欣輕輕摩挲著書皮,眼中滿是憧憬。
廣袤的田野、連綿的山脈、寧靜的村庄……伴隨著車輪壓過鐵軌的咣當聲,窗外的風景如畫卷般徐徐展開,這列滿載書香的“小慢慢”穿過隧道,越過山嶺,帶著閱讀的種子,駛向充滿希望的遠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