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人民網看陝西

一雙襪子的“智造”

王 麗
2025年04月24日11:56 | 來源:人民網-陝西頻道
小字號

在陝西省安康市漢濱區的柏潤智能織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柏潤智能織造”)生產車間,隨著電腦前的工作人員點動鼠標,一排排襪子花樣被排列出來。此時,車間裡的流水線、機器的運轉情況就像“孿生”的畫面,也同步出現在電腦屏幕上。這就是由“數字孿生技術”打造的織襪子“智能車間”。

作為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紡織業的車間一度是“千人紗、萬人布”的熱鬧場面,但走進柏潤智能織造的高端紗線紡織項目現場,隻有一排排自動化設備高速運轉,幾名工作人員通過數字化管理系統,就可實時查看各個生產環節的運行狀態。

西安工程大學把科研教學搬進工廠車間。人民網 王麗攝

西安工程大學把科研教學搬進工廠車間。人民網 王麗攝

“除了需要換紗線時,車間裡基本不用人工操作。”西安工程大學科研院副院長張守京介紹,2023年,他帶著學校團隊做了“駐廠科研團”,開啟了“學校+企業+地方政府”的合作模式,聯合打造出了這個“智能車間”。以前一個工人隻能看護10台織襪機,現在可以同時看護60台左右。“效率更高,辛苦程度更低。”張守京說。

據柏潤智能織造負責人王亮介紹,2023年11月,公司投入3000萬元,圍繞襪機電控技術、織襪編程軟件、全場景MAS系統的研發,和西安工程大學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從此把學校的教室也“搬”進自家的生產一線。“張教授和學生們就在這裡上課、科研,也在這裡和工人一起上下班,有問題隨時就能解決。”王亮說。

如今,在這個“智能車間”裡,每秒鐘有5000次各類生產數據被採集,“數字孿生技術”作為“智慧大腦”,可依據實時數據自動分析、自動遠程操控,對每台設備進行柔性化派單,生產效率提升37%。

而西安工程大學科研團隊的加入,帶來的不僅是“數字孿生技術”的應用,還為柏潤智能織造解決了襪機研發升級的問題。

工人正在調試智能化襪業一體機。人民網 王麗攝

工人正在調試智能化襪業一體機。人民網 王麗攝

“想要做出高品質的襪子,就需要最先進的織襪機,但現在市場上最好的襪機是意大利產的,成本太高。”王亮說。柏潤智能織造和西安工程大學共同自主研發電控系統、編織操控軟件,最終,智能化襪業一體機問世。該一體機可將織襪、翻襪、縫頭等工序在一台機器上一次成型。“就是要做一台這樣的機器,打破高端襪機長期被國外品牌壟斷的局面。”王亮說。

如今,王亮夢想的智能織襪機已經是他們企業的“神兵良將”。“我們現在有襪機和襪子兩大產品板塊。從2024年投產到2025年3月,兩大板塊已經創造了約7000萬元的收入,單是織襪機年產量就可達2000台。”王亮說。

智能化襪業一體機。人民網 王麗攝

智能化襪業一體機。人民網 王麗攝

柏潤智能織造的展廳裡,展示著織襪設備的歷史變遷——從最早100多年前的手搖機,到現在生產的智能一體化織襪機。“全球每10雙中高端的襪子,7雙是由意大利設備生產,他們的設備在國內的售賣價格在23萬到28萬之間,我們生產的織襪機量產后每台售價10萬元左右,而且產品質量和意大利的設備屬於同等水平。”王亮指著一台“安康造”的智能襪機,滿是自豪。

目前,這個位於安康的“智能車間”,可年產中高端襪子6000萬雙,深受多個國家的消費者喜愛。

(責編:白鴿、鄧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