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

守護好藍天碧水淨土

——陝西補短板強優勢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2025年01月19日09:45 | 來源:陝西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守護好藍天碧水淨土

  近年來,陝西堅持精准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綠水青山“顏值”不斷提升。2024年,全省國考10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3.88,同比改善5.8%﹔優良天數294.6天,同比增加11.7天﹔PM2.5濃度35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7.9%。111個國控斷面中,Ⅰ至Ⅲ類水質斷面107個,佔96.4%﹔連續3年消除劣Ⅴ類斷面。國考32個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100%。

  從每一微克的指標中“摳”出藍天

  渭南中心城區南有秦嶺、南塬阻擋,污染物易堆積、擴散慢,加之產業結構以重化工業為主,大氣污染防治任務艱巨。

  2013年以來,渭南下氣力打好藍天保衛戰。2024年,渭南優良天數250天,同比增加4天﹔PM10濃度73微克/立方米、PM2.5濃度43微克/立方米,分別同比改善11%、12.2%。

  要收獲一份好的藍天成績單,工業企業綠色生產尤為重要。

  地處渭南高新區的陝西中聯西部土方機械有限公司是西部地區最大的工程機械制造企業,2024年升級為環保績效A級企業。

  該企業園區內,清掃抑塵設備、調試場高杆噴霧系統等綠色設備配備齊全。機器測試坪內,數十台挖掘機同時工作,機身自由旋轉,挖斗上下翻飛。

  “我們圍繞節能降噪、新能源和無人駕駛等技術生產挖掘機,開展綠色環保升級。”該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楊永慶說,公司先后實施水性漆源頭替代、拋丸粉塵治理等項目,實現生產線綠色化。

  為實現2025年退出全國重污染城市行列的目標,渭南出台推進實現“十四五”空氣質量目標的實施方案,從優化產業、能源等結構,強化面源污染防治等方面推出大氣污染防治舉措。

  找准問題、持續發力,渭南是陝西開展藍天保衛戰的縮影。2024年,陝西強化調度、約談、考核、督察等機制,統籌推進散煤治理、秸稈禁燒,推動產業、能源、供熱、交通運輸結構調整,繪制關中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圖譜”,新增績效B級及以上企業118家。

  在每一個監測斷面中“治”出清水

  如今,在白河縣卡子鎮,厚子河河水清澈見底。這得益於陝西2020年開展的陝南硫鐵礦水質污染專項整治工作。

  上世紀50年代開始,為增加地方收入、解決山區群眾就業,白河縣大量開採硫鐵礦。到上世紀90年代,開礦帶來的“磺水”導致周圍環境惡劣,農作物種植受到影響。

  白河縣卡子鎮鳳凰村村民劉禮川記憶猶新:“礦點周邊隨處可見礦渣。門前厚子河支流裡端溝河的水,牛羊都不喝。”

  封堵礦硐208個、處置廢渣119.1萬立方米、生態修復3.6萬平方米……經過4年多的艱辛治理,白河縣廢棄硫鐵礦治污取得明顯成效。“礦區12處廢棄礦點已完成治理8處,酸性廢水應急處置工程建成投用,水生態跟蹤監測項目持續推進。”白河縣廢棄硫鐵礦污染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王紀國說。

  評估顯示,“磺水”河段由56公裡縮短至19公裡,鐵濃度降幅達99%,錳濃度降幅達86%,流域浮游植物多樣性提升為“較豐富”,底棲動物多樣性改善明顯,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提升。

  “現在裡端溝河的水清了,有魚、有農戶養的鴨子。我家的牛羊也去喝水。”劉禮川說。

  2024年,白河縣5個預警監測斷面總體達到或優於地表水Ⅲ類水質,出省斷面水質為Ⅱ類,水質整體為優,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水質穩定達標,水質安全。

  從漢江、丹江到黃河,陝西“一斷一策”防范化解重大水污染風險,全面推進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開展工業園區水污染整治,編制“一園一策”方案推進問題整治,實施生活垃圾填埋場地下水水質調查監測和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行動。67個河湖被納入省級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清單。

  讓每一寸土地回歸淨土

  在農村地區,過去由於缺乏有效的污水治理手段,大量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導致水體、土壤污染。

  為從源頭防控土壤和地下水污染,2022年,陝西扎實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整縣推進”試點,平利縣被列為首批試點縣之一。

  1月15日,在平利縣長安鎮中原村王家灣污水處理站旁,用處理過的污水養殖的魚在魚塘內歡快游動、澆灌的綠植長得茂密。

  村民洪吉明一家的生活生產污水就在這裡處理。在洪吉明家,生活污水全部採用納管、厭氧耗氧加消毒一體化處理工藝處理,其他區域實行三格化糞池分散處理,所有污水通過管道進入污水處理站集中處理。

  “2023年村裡實施旱廁改造,我家享受1100元補貼。現在廁所干淨,出門不見污水,也聞不到家畜的糞便味兒了。”洪吉明說。

  “生活污水治理讓村裡538戶農戶全部受益,不僅讓環境更美,也讓土地肥力更足。”中原村村委會主任助理魏玉檬說,中原村種植林下魔芋400余畝、富硒茶1050畝、絞股藍950畝等,村民人均年收入超過1.6萬元。

  目前,平利縣已建成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56座,配套污水收集管網89.5千米。

  2024年,陝西對全省79家重點監管單位開展土壤污染隱患排查“回頭看”,新增完成1245個行政村生活污水和49個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李欣澤)

(責編:孫挺、魏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