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流動的歷史”永葆生機(人民時評)
不久前,2024年(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公布,我國新疆吐魯番坎兒井、徽州堨壩—婺源石堨(聯合申報)、陝西漢陰鳳堰梯田、重慶秀山巨豐堰等4個工程申報成功。至此,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已達38項。
灌溉是農業文明發展的重要支撐。我國是農業古國,也是灌溉大國。受季風氣候和地形地貌影響,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大部分地區農業生產都離不開灌溉工程。從江南水鄉到戈壁荒漠,從西南丘陵到秦巴山區,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孕育出不同的灌溉方式,對今天的水利建設仍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新入選的4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彰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在新疆吐魯番,雨水融雪通過坎兒井的暗渠和明渠,滋養綠洲。總長3200多公裡的暗渠,被譽為“地下運河”。在安徽黃山徽州區和江西上饒婺源縣,古石堨依山形、順水勢,“深淘灘、低作堨,寬砌底、斜結面”,蓄水引水分水。陝西漢陰鳳堰梯田,從鳳凰山水源涵養林、山溪梯田到山塘濕地,1000多米的垂直空間裡匯集了“田、渠、塘、溪”灌溉體系。重慶秀山巨豐堰,渠與河、渠與渠、渠與路相互交錯,是藏在深山裡的“立體化”灌溉工程。
悠悠歲月,筑壩起堰,通渠修堤,旱澆澇排,農耕桑織。古老灌區不僅有水利工程遺存,還有與之相關的古橋、古村、古鎮、石刻、古籍,以及詩文、傳說、習俗和節慶等。比如,40方歲修管理碑刻,記載了婺源石堨的歲修制度﹔漢陰鳳堰梯田周邊保存著大量明清兩代的碑石遺存和古遺址、古村落,反映出不同歷史時期引水灌溉、農業耕作技術的演變。一座座灌溉工程凝聚古人智慧、見証歷史演進、濃縮厚重文化,是中華文明連續性、創新性的生動見証。這些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對增強文化自信、促進文明交流互鑒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幾乎涵蓋了所有類型,是灌溉工程遺產類型最豐富、分布最廣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國家。“瑰寶”如何保護?加強普查登記、完善認定標准,摸清“家底”,建檔立卡,喚醒“沉睡”的歷史資源,是第一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設施和建筑長時間被風吹水蝕,維護工程安全是重中之重。應加強文物保護修復技術研發,提供更精准、更精心的呵護,特別是要整合各相關部門力量、加強規劃引領,形成保護合力。
申遺成功,是保護利用的新起點。灌溉工程遺產突出的特點之一就是“在用”。據有關調查統計,我國有超400項古代灌溉工程或系統仍在發揮效益,且具有突出的歷史價值、科技價值、文化價值、生態價值,值得挖掘。比如,東風堰、都江堰創建國家水情教育基地,把遺產保護利用和水情教育結合起來﹔漢陰鳳堰梯田依托“春踏油菜花浪、夏看水田插秧、秋聞金谷飄香、冬賞雪落山庄”的梯田美景,發展農業觀光、鄉村旅游,為古灌區注入了新生機。開發科普教育、生態旅游等多元功能,做好活化利用這篇大文章,才能為灌溉工程遺產的可持續保護注入更強大動力。
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是“流動的歷史”,是關於農耕文化、水文化的“博物館”。一個個造福當代、澤被后世的“超級工程”,不僅彰顯著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的治水智慧,更蘊藏著勤勞勇敢、團結奮斗的民族基因。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守護好前人留下的這些寶貴財富,將帶給我們豐厚滋養、長久啟迪。
《 人民日報 》( 2024年09月24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