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創新擁抱未來
——秦創原總窗口科創一線見聞
隻有以制度創新解開束縛科技創新的“細繩子”,才能最大程度調動創新主體的積極性,最大限度釋放創新活力。
以“三項改革”為科技體制改革“點火器”,陝西著力破解成果轉化“不敢轉”“不想轉”“缺錢轉”難題,推動科教資源優勢不斷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勝勢。
北京時間5月8日,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西班牙馬德裡發布晶硅電池轉換效率新紀錄與新一代光伏組件產品Hi-MO 9。經德國哈梅林太陽能研究所(ISFH)認証,隆基綠能自主研發的背接觸晶硅異質結太陽電池(HBC)光電轉換效率達27.3%,再次刷新單結晶硅光伏電池轉換效率的世界紀錄。在此之前,隆基綠能已先后16次打破電池轉換效率的世界紀錄,並成為晶硅單結電池、硅基疊層電池兩大賽道的“雙料冠軍”。
關鍵核心技術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依托企業科技創新,在太陽能光伏方面,陝西誕生了3個“世界第一”:晶硅太陽能轉換效率屢創世界紀錄,生產太陽能電池的關鍵材料硅片出貨量居世界第一,加工太陽能電池的重要材料金剛石線出貨量世界第一。
2023年,西咸新區以光伏為核心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實現產值237.1億元。陝西不斷完善產業布局、擴大省內配套,打造以關中為核心的光伏裝備制造產業集聚區、以陝北為核心的光伏材料產業集聚區,力爭到2025年,形成年產值3500億元以上的硅基太陽能光伏產業創新集群。
隻有以制度創新解開束縛科技創新的“細繩子”,才能最大程度調動創新主體的積極性,最大限度釋放創新活力。
以“三項改革”為科技體制改革“點火器”,陝西著力破解成果轉化“不敢轉”“不想轉”“缺錢轉”難題,推動科教資源優勢不斷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勝勢。
城市地下空間如何管理?
“作為國內首個超寬帶變頻探地雷達,探測者ZC360可同時獲取地下淺層和深層的多種數據。”西安中創雲圖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員告訴記者。
意識到“科技成果隻有走出實驗室、走向生產線,才能真正實現創新價值”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包敏教授團隊一直努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2022年底,中創雲圖落地秦創原總窗口西咸新區。該公司打造的城市地下空間安全智能信息平台,通過三維建模將城市地下空間各方面綜合數據信息與地理信息系統相融合,實現城市地下空間各類基礎設施的智慧化管理運行。
通過“挖掘—落地—服務—展示—打榜”的全鏈條“三項改革”推進機制,西咸新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截至2023年底,西咸新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技術合同交易額分別是2020年的18.1倍、6.6倍、2.8倍。
科創企業潛力驚人。從“0”起步,西北工業大學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礪芯慧感和西安交通大學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氫易能源市場估值分別翻了30倍、120倍。
去年建成通車的咸陽渭河高新大橋連接南北兩岸,將咸陽高新區至西咸新區灃西新城的路程由以往繞行12公裡縮減至直線距離2公裡。
一橋興兩岸。位於咸陽高新區的陝西國科鎂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4N級高純鎂中試生產裝置正在進行生產試驗。
西安交大—咸陽瞪羚新材料產業創新研究院引進西安交通大學單智偉教授團隊國科鎂業高純鎂合金、金屬基納米探針項目,並加速推進78項新材料中試專利包項目在咸陽落地轉化。
“我們與國科鎂業進行原鎂生產工藝技術創新研究應用,促進陝西原鎂產業技術升級,推動國內鎂產業綠色健康發展。”單智偉說。
為放大秦創原總窗口效能,以科轉項目為紐帶,“西安研發、地市轉化”的模式逐漸成熟。目前,秦創原總窗口與商洛、寶雞、咸陽等6市建立“雙向飛地”,與各市縣共建協同創新基地25個﹔各市(區)吸納西安地區科技成果957項、落地企業646家,有力牽引西安—咸陽一體化發展,支撐形成“一總多區”的發展格局。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而企業的創新能力又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我們將進一步發揮秦創原總窗口輻射帶動作用,發揮企業技術創新主體作用,推動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為建設科技強省貢獻力量。”西咸新區黨工委書記楊仁華說。(侯燕妮 實習生許丹娜 王紫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