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陝西

畢業季,大學生求職要警惕陷阱

2024年06月11日09:01 | 來源:陝西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畢業季,大學生求職要警惕陷阱

今年以來,西安郵電大學應屆畢業生張子琪已經參加了多場線下招聘會,也進行了多次線上簡歷投遞及面試。

這位西安本地的姑娘,有一個很好的求職習慣。“每次有比較心儀的求職機會,我都會主動上網或者托人核實用人單位的基本信息,以免上當受騙。”6月5日,張子琪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張子琪求職時的這個習慣,值得更多人學習和借鑒。

臨近畢業季,大學生在求職道路上充滿了機遇,也會面臨一些風險。在求職過程中,高校畢業生要格外關注相關信息,警惕求職騙局。

人社部門提醒,求職者可以借助多種渠道核實信息,比如企查查、天眼查、學校的官方就業網站等,確保所應聘的公司,包括就業地點都是真實存在的,並核實公司是否有不良信用記錄。

同時,求職者不能盲目相信各種承諾和吹噓,一些不寫在合同上的信息,都有可能是虛假承諾﹔當職位看起來過於美好或過於輕鬆,工資卻明顯超過同行業的水平時,不妨多思考一下是否合理﹔通過查詢公開信息和公司官方網站,了解公司的背景和口碑,可以更准確地評估求職機會的可靠性。

此外,求職者還要提高維權意識,如果發現因就業歧視、虛假承諾或違法行為導致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要敢於站出來維護。如果是學校提供的就業途徑,可以盡早向老師反饋真實情況﹔如果是校外的信息來源,可以向相關部門或權威機構尋求幫助。

“高校畢業生在求職期間應加強自我保護,注意防范虛假招聘、亂收費、扣証件、培訓貸等求職陷阱。有工作意向后,盡量多和有一定社會閱歷的親朋好友溝通情況,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陝西省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部部長楊小波表示,要提高求職安全意識,增強識別就業陷阱的能力,不走所謂的“求職捷徑”。一旦遇上求職陷阱,請立即撥打“12333”電話向人社部門投訴舉報,如果人身安全受到威脅或傷害,請立即向公安部門報警。

近日,各級人社部門在其官網及公眾號上相繼發文,提醒求職者警惕陷阱套路。根據官方資料,記者梳理出求職過程中如果遇到以下“信號”,則預示著公司可能不靠譜,求職者一定要警惕。

一是面試隻“畫餅”不談待遇。在面試過程中,尤其到了談入職的時候,公司隻強調美好前景和發展機會,而回避談論具體薪資和福利待遇。二是入職繳納押金、培訓費,甚至扣押身份証件。一些不靠譜的公司,可能會借口培訓或入職押金,要求求職者支付一定的費用。三是試用期轉正后或上班滿一年才繳納五險一金。如果公司聲稱試用期轉正后或上班滿一年才開始繳納五險一金,這可能意味著公司並不願意履行自己的法定義務。四是粉飾崗位。一些不靠譜的公司可能在招聘廣告中夸大崗位和待遇吸引力,但入職后的實際情況與所描述的情況完全不符。五是無明確收入構成標准。如果公司沒有明確的收入構成標准,那麼很可能在薪資支付上存在問題。

如何應對這些“信號”?人社部門表示,遇到上述情況,不一定都是陷阱,只是不靠譜的概率較大。人社部門建議,求職者在面試前后,要從多種渠道了解公司情況,包括行業資訊、公開信息等,以獲取更全面的信息﹔在簽署合同之前,一定要仔細閱讀合同條款,特別是涉及薪資、福利等方面的內容,如果有疑慮,可咨詢專業人士的意見,不要因為過度相信公司或者嫌麻煩,就簽合同﹔不要將個人身份証件原件、銀行卡密碼等敏感信息交給公司,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如果發現公司存在違法或不正當行為,要有維權意識,可以尋求法律援助或相關部門的幫助。(周明)

(責編:鄒星、魏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