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陝西

陝西:讓脫貧人口端穩就業“飯碗”

2024年04月07日08:46 | 來源:陝西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陝西:讓脫貧人口端穩就業“飯碗”

自打進入家門口的藤編企業上班,脫貧戶李素英的生活也有了新的奔頭。

“藤編沒有啥可取巧的地方,就是耐著性子,一步步來,這份工作是靠勤勞雙手干出來的。”4月2日,搬遷至漢中市南鄭區黃官集鎮移民安置區的李素英坦言,在家門口重拾手藝搞藤編,顧家掙錢兩不誤。

南鄭區黃官鎮被譽為陝西的“藤編之鄉”。如今,這裡形成了“家家辦工廠、戶戶是車間”的生產格局,漢中藤編傳統工藝帶動當地老百姓不斷增收。

在秦巴山區深處,安康毛絨玩具產業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對於帶動搬遷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的意義不言而喻。正如當地群眾所言,去外地打工,小孩放在家裡不放心,如今在家門口,既有穩定收入,也能照顧家裡。

以特色產業為代表,帶動當地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的做法,已經成為全省脫貧人口穩崗就業的典型案例,具有可借鑒可復制性,並得到政府相關部門的大力推廣。

就業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基本措施。去年以來,陝西實施就業創業十大行動、防止返貧就業攻堅、易地搬遷就業幫扶、日常督幫等就業幫扶專項行動﹔完善農民工就業創業、社區工廠獎補、“雨露計劃+”就業、重點群體稅收等政策措施,為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和制度支撐。

2023年,陝西脫貧群眾務工就業達222.6萬人,實現三年連增﹔脫貧人口人均年純收入16445元、同比增長15.2%,其中工資性收入11843元、佔72%,守住了不因失業導致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底線任務。當前,在准確把握脫貧人口的就業形勢基礎上,辦好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就業實事,成為全省穩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

為努力實現脫貧人口穩定就業有支撐、增收脫貧有保障,陝西結合實際制定了2024年的目標:確保全省脫貧人口務工就業總規模不低於210萬人,守住不發生因失業導致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今年,陝西就業幫扶將突出通過拓展就近就業空間、拓展外出就業渠道,加大崗位開發力度。當前,全省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推動8條重點產業鏈布局,大力創建特色產業園區,統籌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積極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為脫貧人口帶來源源不斷的就業機會。

家門口就業既有收入,又能兼顧家庭,越來越成為脫貧人口的首選。為此,陝西著力支持發展帶動能力強、就業容量大的縣域富民產業,分類施策促進縣域就業﹔全面落實就業幫扶車間、社區工廠各項政策,支持其壯大升級,增強就業帶動能力﹔依托鄉村建設行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重大項目,加快以工代賑項目開工,實現就業增收和鄉村發展雙提升。

今年,陝西還將持續實施職業技能提升、勞務品牌培育、就業服務提質“三項工程”,促進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穩定就業。

全省“一庫一平台”目前已初步建成,“家門口”就業服務驛站年底前將建成500個,零工市場力爭縣域全覆蓋,“15分鐘就業服務圈”基層服務效應正在不斷強化。

“我們要堅持基層治理、數字賦能,結合脫貧人口就業需求和特點,全面推行‘大數據+鐵腳板’服務模式,進一步推動服務下沉基層,為脫貧人口提供精准、均衡、可及的就業服務。”省人社廳廳長蔡釗利表示。

為適應脫貧人口縣內求職多、家門口就業服務需求大的特點,陝西將進一步推動公共就業服務網點覆蓋鎮、村,依托各類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各類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設立就業服務窗口,共建服務網點,因地制宜建設一批“家門口”就業服務站、零工市場、就業驛站,讓脫貧人口在戶籍地、就業地、生活地都能便捷獲得就業服務。

陝西省人社廳相關處室負責人表示,開展技能培訓,可從根本上幫助勞動者增強就業競爭力、就業穩定性,加快實現脫貧人口增收由靠政策靠幫扶向靠技能靠奮斗轉變。

為提升技能培訓實效,陝西結合就業需求開展培訓。今年,全省將統籌各類培訓資源,加強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數字技能、養老等領域培訓力度,培訓30萬人次以上,特別是對脫貧家庭新成長勞動力開展從教育培訓到促進就業的“全鏈條、一體式”幫扶。

陝西將支持適齡脫貧人口就讀技工院校,完善工學一體模式,加大開展校企合作、新型學徒制培訓力度,計劃每年開展5000人次學徒培訓。

此外,陝西將結合市場需求、品牌建設等開展培訓。例如,結合當地產業、縣域經濟發展、勞務品牌建設和非遺項目等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開發一批專項能力考核項目,每年培訓農民工20萬人次以上﹔積極開展勞務品牌職業技能培訓,拓寬勞務品牌上下游就業渠道。(周明)

(責編:鄒星、魏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