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陝西

一棵拐棗樹的“饋贈”

2024年01月08日09:14 | 來源:陝西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一棵拐棗樹的“饋贈”

一棵拐棗樹能有啥用?

旬陽市白柳鎮佛洞村村民何國恩說:“它養了我們家四代人。”

“這棵拐棗樹王與我們家的命運息息相關。”1月7日中午,何國恩在家裡招待親朋好友,他舉著酒杯說。杯裡,是他釀制的拐棗酒。

院子外面,一棵40多米高的拐棗樹,在寒風中屹立。

自從2023年12月初完成老宅翻新改造,何國恩家便不時有親朋好友登門。大家既是來參觀何國恩寬敞明亮的“新家”,又是來看何國恩家的拐棗樹。那棵樹已有500多年的樹齡。

何國恩說,拐棗樹不僅僅是家裡的一棵樹,更維系著一家人的命運。

何國恩1955年出生。他6歲時,父母買下現在居住的宅子,拐棗樹就長在宅子旁。20世紀60年代,全國遭受嚴重的自然災害。何國恩家老少6口人,靠著吃拐棗樹每年結的幾百斤果實,極大緩解了糧食緊缺的困難。

小時候,何國恩一有頭暈頭疼或肚子疼,長輩就會取幾串拐棗讓他吃。“后來才知道,那時很多症狀是由營養不良引起的,而拐棗可以起到補充營養的作用。”何國恩說。

拐棗樹還是何國恩兒時的樂園。小時候,他經常像猴子一樣在樹枝間攀爬,和小伙伴上樹捉知了。

到了該結婚的年齡,父母請人為何國恩說媒。媒人向女方父母介紹:“小伙子是大拐棗樹下何家的。”

拐棗酒成了何國恩的婚宴酒。

拐棗樹木材細致堅硬,是制作木工用具的上好材料。曾經有人要砍拐棗樹,何國恩的媳婦抱住樹說:“要砍樹,先砍我。”

拐棗樹保存了下來。

佛洞村黨支部書記何昌顯說:“人工育植加上風和鳥兒的幫助,全村從何國恩家樹上發端的拐棗樹數量超過4萬棵。”

古老的拐棗樹不再孤獨。

何國恩自家就繁育了500多棵拐棗樹,每年可採收將近1噸的拐棗,釀制拐棗酒300多公斤。售賣拐棗酒的收入曾是何國恩家的主要經濟來源,一家人的衣食住行靠它,兒子結婚、買房,孫子孫女購買文具,也靠它。

“我們家的拐棗酒開始是兩三毛錢一斤,后來漲到一兩塊,現在能賣二十多塊。”何國恩說。

2015年,旬陽開展尋找境內拐棗樹王的活動。經過村民推薦、專業人員實地考察、評審團評選,何國恩家的拐棗樹被冠以“樹王”稱號。同年,旬陽成立了以黨政主要領導任組長的領導小組,推動拐棗產業發展,走生態化發展之路。

2018年,旬陽縣(現旬陽市)政府將拐棗樹王確定為“古樹名木”予以保護。縣林業局出資,將拐棗樹王因遭受山洪沖刷懸空的根部圍了起來。

目前,旬陽拐棗種植面積達40萬畝,種植規模居全國之首。

“拐棗盛果期畝產1000公斤左右。拐棗酒、拐棗醋等深受當地群眾喜愛。”旬陽市林業技術推廣站站長向甲斌說。

“我家有10多畝拐棗樹,年收益近4萬元。”白柳鎮柳村社區居民梁延政說。

2023年初,旬陽市政府與中國經濟林協會簽訂協議,在旬陽共同建設“中國拐棗之鄉”。旬陽已開發出拐棗酒、拐棗醋、拐棗飲料、拐棗茶等系列產品。2023年,旬陽拐棗產量12萬噸,實現銷售收入2.8億元。

“陝西瀘康酒業拐棗原漿酒項目、陝西康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保健食品項目建成后,年產值可超10億元。”旬陽市拐棗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副組長王成書說,“在旬陽,漫山遍野的拐棗樹鐫刻下歲月,留住了鄉愁,生長著幸福,也讓旬陽在旅游康養產業發展等方面大有可為。”

2021年初,何國恩開辦了“拐棗樹王農庄”農家樂。“背靠大樹好乘涼。靠著拐棗樹王,我從不為生意發愁,自家釀的拐棗酒連接待客人都不夠用了。”

靠著拐棗樹王的“饋贈”,何國恩一家成了村裡第一批富起來的家庭。

隻要看到樹根旁有長高的雜草,何國恩會馬上拔掉。

“人對樹好,樹就對人好。”撫摸著拐棗樹,何國恩說。(張斌峰)

(責編:鄒星、魏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