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

西農大科研團隊首次深度解析全球瘤牛起源和進化

為品種資源保護與新品種培育提供了科學依據

2023年12月05日09:02 | 來源:陝西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西農大科研團隊首次深度解析全球瘤牛起源和進化

  12月1日,記者從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獲悉:該校動物科技學院雷初朝教授聯合姜雨教授、崖州灣國家實驗室韓建林教授和國際家畜研究所奧利弗·哈諾特教授從全基因組水平揭示全球瘤牛常染色體、父系和母系遺傳特征,系統闡述了全球瘤牛的起源遷移擴散路線。該研究為進一步理解瘤牛的起源進化和環境適應性提供了理論基礎,為我國瘤牛品種資源的保護與新品種培育提供了科學依據。

  該研究成果以《全基因組重測序揭示全球瘤牛基因組遺傳多樣性、種間滲入和適應性進化》為題,11月28日在線發表於《自然·通訊》。雷初朝介紹,現代家牛在中國被稱為黃牛,包括普通牛和瘤牛兩個亞種,分別於1.1萬年前和9000年前馴化於西南亞和南亞地區。隨著農業文明發展和人類遷徙,家牛擴散到世界各地。“南亞是瘤牛的馴化中心。大約距今3500年前,瘤牛由東南亞沿海地區擴散到中國南部。中國56個地方黃牛品種中,32個品種有瘤牛血統。”雷初朝說。

  基於染色體遺傳變異,科研人員將瘤牛分為南亞瘤牛、非洲瘤牛和東亞瘤牛(中國瘤牛)3個主要祖先類群,並對瘤牛的父系和母系祖先進行了深度解析。研究結果重建了瘤牛系統發育和進化歷史,從基因組學角度揭示了不同瘤牛環境適應性的遺傳變異基礎,尤其是解析了東亞瘤牛極高的基因組遺傳多樣性和對極端濕熱環境的適應性。

  值得一提的是,該研究確認了與瘤牛耐熱和免疫相關的最強候選基因。“這些基因有助於保護炎熱地區的瘤牛免受極端高溫和太陽輻射產生的熱應激等影響,可能對所有瘤牛適應高溫環境有重要貢獻。”雷初朝介紹,“中國南部農業生態的特點是濕度大、雨量多、熱帶病發病率高。主要是自然選擇和近緣牛種的基因組滲入,使瘤牛在從南亞向中國東遷的過程中,能適應和南亞完全不同的氣候條件。”

  國內外30家單位共同參與了這項研究。該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肉牛牦牛產業技術體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張梅 李曉春)

(責編:白鴿、王晴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