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

首屆學青會,一批中學生運動員表現出色

體育活力 綻放校園

本報記者 陶相安 李 洋 劉碩陽 祝佳祺
2023年11月20日08:4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首屆學青會,陳妤頡、張家綸等一批中學生運動員展現了出色的競技水平。近年來,隨著體教融合深入推進、校園體育賽事不斷豐富,越來越多的學生了解體育、喜歡體育、參與體育、從事體育。

在日前結束的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以下簡稱“學青會”)上,校園組8300余名運動員在10個大項370個小項中取得優異成績,其中陳妤頡、張家綸等一批中學生運動員展現了出色的競技水平。

近年來,隨著體教融合深入推進、校園體育賽事不斷豐富,越來越多的學生了解體育、喜歡體育、參與體育、從事體育。在今年舉行的第二屆U15(15歲以下)世界中學生夏季運動會上,中國中學生體育代表團共收獲48枚金牌、26枚銀牌、24枚銅牌,位列金牌榜和獎牌榜第二﹔浙江臨海回浦中學的淡厚然入選中國男籃二隊,參加U19(19歲以下)男籃世界杯……作為校園體育的重要一環,中學生體育呈現出良好的發展面貌。

發掘輸送人才

小將陳妤頡與杭州亞運會女子100米冠軍葛曼棋的暖心互動成為學青會上的熱門話題。在中學組女子100米比賽中,陳妤頡以11秒43的個人最好成績贏得金牌,並超越了大學乙組女子100米冠軍葛曼棋11秒56的成績。在中學組女子200米決賽中,陳妤頡再次以超大學組冠軍的成績奪得金牌。葛曼棋在賽后接受採訪時表示,期待陳妤頡今后能有更好的表現。

在陳妤頡教練吳亞存看來,陳妤頡的優異成績體現了體教融合的成果。14歲的陳妤頡就讀於浙江省寧波七中,每天完成學業課程后,她還要到體校進行訓練。吳亞存認為:“普通學校教育與體校訓練相結合,有助於學生全面發展。”

體教融合深入推進為競技體育人才選拔提供了更廣闊的平台。黑龍江鐵力一中女排在今年全國女排精英賽中獲得第四名,與專業梯隊同場競技的經歷,幫助球隊快速成長。在本屆學青會女子排球高中組比賽中,鐵力一中以7場全勝的戰績奪得冠軍。據了解,隊伍中的一些主力隊員即將進入專業隊打球。

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司司長李輝表示,從在本屆學青會取得佳績的運動員身上,可以看到體教融合發揮了重要作用。他說:“今后的人才培養模式在充分發揮體校主陣地作用的同時,還會越來越開放,越來越面向社會、面向學校、面向家庭。”

發揮育人功能

來自大連格致中學的冷智雅在本屆學青會健美操(啦啦操)中學組女子單人操比賽中獲得一枚銀牌。她的媽媽馮適來到現場觀賽並介紹,自從開始練習啦啦操,冷智雅變得更加自信,“她將比賽中積極的態度帶到生活和學習中,對待每件事情都會全力以赴。”

如今,以體育人理念逐漸深入人心。體育作為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影響。

“啦啦操項目富有青春活力,適合在校園中發展推廣。”本屆學青會健美操(啦啦操)項目競賽委員會仲裁、國際級裁判區峻介紹,“啦啦操項目既可以通過動作編排、音樂選取等方式展現運動員的個性,又有助於培養團隊精神。”

與健美操(啦啦操)項目一樣,本屆學青會,毽球項目同樣隻設立了校園組比賽。據了解,毽球作為國家體育總局推薦的全民健身優秀項目之一,目前已成為許多學校的選修課。廣州應用科技學院體育科技學院院長、中國毽球協會副主席張軍表示:“毽球項目的參與門檻低,且玩法多樣,很適合用來豐富學生課余生活。”

李輝表示,如今,越來越多孩子享受體育樂趣,在參與體育運動中培養強健的體魄和健全的人格。

發展模式創新

2020年,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完善青少年體育賽事體系等8項具體措施。李輝表示,通過3年實踐,體教融合推進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各地在打通上升渠道、拓寬運動員出入口、豐富賽事體系等方面,形成了不少創新做法。

以南京一中男子排球隊為班底的江蘇隊贏得本屆學青會排球項目男子中學組冠軍。江蘇隊領隊、南京一中副校長芮玉貴表示,經過多年實踐,學校形成了從小學三年級到初中、高中的一體化培養模式。“小學階段主要培養運動興趣,初中階段夯實基本功,高中階段著眼全面發展。”芮玉貴介紹,排球隊選拔運動員既看重運動天賦,對文化課成績也有要求,要求隊員堅持“兩條腿走路”。他說:“我們的排球特長生,一部分被選拔進省隊等專業隊伍,大多數也能升入不錯的高校。”

在首都體育學院教授鐘秉樞看來,中學生體育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面向廣大中學生的體育教育,另一部分則是通往競技體育的人才培養。“設置教練員崗位、合並青少年賽事都為校園培養體育人才提供了保障。”他表示,“在校園裡培養體育人才要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幫助他們健康成長,這對學校師資、體育設施等方面都提出更高要求。”

《 人民日報 》( 2023年11月20日 15 版)

(責編:鄧楠、吳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