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市中醫醫院東院區項目:
讓群眾享受到更加優質高效的醫療健康服務

8月17日航拍的寶雞市中醫醫院東院區項目。
走進寶雞市中醫醫院東院區門診大樓,寬敞的大廳中央,導診台內的醫護人員正在耐心地為群眾解答疑問、提供就醫指導﹔門診科室外,患者靜靜地坐在椅子上等待叫號就診……“新的院區寬敞又亮堂,標志標線清晰,對我們這些來看病的患者來說很方便很友好。”8月17日,前來就醫的患者張為科說。
當日,由中鐵十一局承建的寶雞市中醫醫院東院區項目1標段建成並開始門診試運行。在建設過程中,該項目建設者嚴格落實質量、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質量精細化管控措施、安全網格化管理體系,確保項目如期完成。
施工過程中,因項目臨近渭河,地下水位高,地基又處於沖擊沙土河床上,基坑降水與大筏板施工是項目遇到的兩項重點難題。如果解決不好將直接影響基坑施工安全和工期推進。“我們積極創新工藝方法,通過設置網格化降水井與重點區域加密布置深水井等方法,有效解決了深基坑開挖與筏板基礎正常施工難題。”中鐵十一局寶雞市中醫醫院東院區項目1標段項目經理任崢嶸說。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我們以信息化、智能化、標准化手段來管理工地,通過‘智慧工地大數據平台’,採用BIM、物聯網、大數據和雲平台等信息技術,將工程信息化、自動化應用高度集成。我們可以通過同一個窗口了解到工人處於何地、項目處於何種狀態,確保項目建設安全、進度平穩可控。”任崢嶸說,該項目還通過科學制定換填方案,嚴格控制毛石砼配比與搗鼓施工,確保換填部分與整個地基均衡。
據任崢嶸介紹,項目還積極推行“無廢工地”“綠色工地”建設,採用建筑垃圾無廢處理、水資源淨化循環使用、裝配式建造等多項綠色施工技術,確保實現綠色環保目標。此外,為打造樣板工程,該項目針對施工難點和特點積極開展技術攻關和創新,比如,降水排水優化設計、地基軟基換填技術、混凝土裂縫防治技術、框柱定型鋁模應用技術等10余項技術攻關應用,大大節約了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保証了項目順利推進。目前,寶雞市中醫醫院東院區項目1標段處於系統調試個別單體試運行階段,建筑整體穩定。
寶雞市中醫醫院東院區項目是陝西省均衡提升醫療衛生資源發展布局的重點工程,總建筑面積15.1萬平方米,規劃床位1500張,年門診可接待70萬人次。項目全部建成后,將成為西北地區綜合服務能力突出、中醫特色明顯、醫療技術水平先進、具備綜合醫療保障能力和臨床科技創新能力的現代化臨床研究型三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醫院,同時將進一步豐富寶雞市公共醫療衛生資源,讓群眾享受到更加優質高效的醫療健康服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