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微觀
學法時習之︱以司法之力守護綠色風景線

夏日的秦嶺,滿目蒼翠。走進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灤鎮街道鴨池口村,12000多株平均樹齡逾200年的古板栗樹群枝葉繁茂、連綿不斷。
“我們這是第四次查看現場了,看來恢復不錯,這些古樹有了生機!”6月中旬,陝西省人民檢察院西安鐵路運輸分院(以下簡稱“陝西鐵檢分院”)檢察官惠琳琳一行對秦嶺北麓長安區古板栗樹群進行回訪。
秦嶺北麓古板栗樹群。人民網 黨童攝
“秦嶺北麓長安區有一處古板栗樹群保護不力。”兩年前,網上流傳的一條線索引起陝西鐵檢分院的高度關注。檢察院查明,部分古樹既存在枯死、病虫害、樹干空洞等自身受損狀況,也存在地面硬化、護欄破損、鐵絲纏繞等人為損害的情形。
“查明問題后,我們立即與林業部門展開溝通,起初溝通的效果不盡人意。”惠琳琳坦言。
“古樹的生老病死是否是自然規律?”“古樹發生病虫害,是否是監管不力造成的?”“古樹名木養護的專業性強,應如何進行保護?”帶著林業部門的諸多疑惑,陝西鐵檢分院邀請專家一同走訪勘察現場,為古樹“把脈問診”。
圖為2021年10月拍攝的秦嶺北麓古板栗樹遭破壞情況。人民網記者 吳超攝
因古樹保護專業性強,陝西鐵檢分院將“專家論証會”搬上了秦嶺古樹生物多樣性保護公開聽証會,讓檢察機關、行政機關、專家學者、聽証員四方“同堂會診”,為古樹保護量身定制“治療方案”。“最終我們聽取專家和聽証員的意見,依法向相關行政機關送達了檢察建議書——建議有關部門嚴格落實古樹管護制度,對古樹枯死、病虫害等侵害古樹問題依法進行處理。”惠琳琳說。
收到檢察建議書后,地方黨委、政府和相關行政部門第一時間與專家會商,研討制定了《古樹管護工作方案》,向古樹名木管護責任人發送工作指示函,向所屬街道辦事處下發了保護范圍內垃圾清理督辦單,部署林業站對傾斜、中空、樹勢衰弱的樹木進行支撐、封堵樹洞、防虫害等工作。同時,每兩天指派專人督促檢查,確保整改工作有序按期完成。
惠琳琳仔細查看古樹生長近況。人民網 黨童攝
該案的辦理取得了初步成效,陝西鐵檢分院並未就此止步。轄區內其他古樹名木的生長現狀怎麼樣,會不會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受損?
為推動秦嶺古樹名木系統治理,陝西鐵檢分院從行政機關及網絡媒體上調取到了秦嶺45.5萬棵古樹名木的海量信息。通過運用新媒體搜索、衛星遙感、無人機技術和實地勘查等方式,運用大數據賦能,將“空、天、地”數據信息融合,搭建了類案監督模型,批量梳理出類案線索52條。隨后迅速組織人員開展秦嶺古樹生物多樣性保護專項行動,對西安、安康涉秦嶺區域的10個區(縣)境內古樹名木開展走訪排查。行動期間共對古樹保護不力情形立案10件,發出檢察建議11份,保護古樹12959棵。
為跟進檢察建議的落地落實,根據秦嶺古樹生物多樣性保護系列案件的辦理進展和病虫害致害規律,陝西鐵檢分院會同林業部門對西安、安康秦嶺區域多株古樹及古樹群現場開展公益訴訟“回頭看”活動。“經走訪,我們發現行政機關已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整改,相關問題得到了解決。有的行政機關完善建立了‘林長制’、‘一林一警制’、涉林案件‘行刑銜接’機制等,古樹保護的長效機制初步得到建立。”惠琳琳介紹。
惠琳琳向當地村民了解古樹保護情況。人民網 黨童攝
鍥而不舍,久久為功。2021年以來,為了守護好秦嶺的綠色風景線,陝西鐵檢分院立足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全力打造“秦嶺生態檢察衛士”文化品牌,不斷探索加強秦嶺生態環境司法保護方式方法:
——構建“檢察+碳匯”辦案模式,推動環境司法與生態修復有機銜接。近年來,陝西鐵檢分院在辦案中積極引入碳匯補償機制,構建“檢察+碳匯”辦案模式,推進生態修復﹔聯合其他單位在安康市平利縣馬安山村設立了陝西首個“生態司法林業碳匯教育實踐基地”,為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的當事人以替代性修復方式補植復綠提供場所﹔與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局會簽《關於加強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協作辦法》,推進常態化開展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典型案例巡講活動,凝聚生態環境保護合力。
——深化跨行政區劃檢察改革,構建秦嶺生態環境檢察新格局。自2022年陝西開展跨行政區劃檢察改革以來,陝西鐵檢機關作為跨行政區劃管轄的檢察機關,組建巡回指導組,全流程跟蹤指導4個跨區劃檢察院管轄涉秦嶺、黃河流域環境公益訴訟案件,形成跨區劃檢察院集中管轄與區劃檢察院地域管轄相輔相成、一體履職的法律監督工作格局。
——推進“1+N”生態環境檢察社會支持體系建成,推動生態檢察工作提質增效。陝西鐵檢分院加強與公安、法院等部門的司法辦案協同,充分運用已建立的生態環境司法基地,深化構建“檢察監督+司法審判+行政執法+社會力量”的生態環境保護聯動機制,著力搭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態環境多元共治平台。
巍巍秦嶺滋養著一代代默默守護著它的陝西鐵檢人,哺育出他們“守正創新崇法精進”的文化底蘊。“我們將牢記’國之大者’,結合跨行政區劃檢察改革和生態環境檢察專門化工作,當好秦嶺生態檢察衛士,在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大考中彰顯擔當,為秦嶺的青山常在、綠水長流貢獻檢察力量。”陝西鐵檢分院檢察長王勇表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熱門排行
- 1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
- 2黃土高原上的“搖滾樂”|華陰老腔,…
- 3陝西籌備建設本科學校西安戲劇學院
- 4認真學習貫徹中央政治局會議和習近平…
- 5“鋼鐵駝隊”讓陝西高水平開放“加速…
- 6陝西:行政處罰權下放 促進基層治理…
- 7把總書記擘畫的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
- 8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動統計工作高質…
- 9陝西省2023年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
- 10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生態環…
- 11以更加嚴實舉措抓好整改整治 持續推…
- 12不負期許 奮勇向前
- 13把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
- 14人工飼養朱鹮成功代養3隻野外幼鳥
- 15陝西跨區劃檢察改革一周年:為美麗中…
- 16中國西部國際汽車工業博覽會在西安開幕
- 17全國第三屆書法臨帖作品展陝西巡展開幕
- 18要守護好中華文脈
- 19陝西高院召開民營企業家座談會
- 20這裡是市民“幸福園”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