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系列發布會(第二場)
陝西高效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 黃河流域累計建設高標准農田1020萬畝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人民網西安10月30日電 (記者白鴿)10月29日,陝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陝西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冀峰、陝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劉波、陝西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何建軍、陝西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邱軒洛出席,介紹陝西省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情況。
近年來,陝西推進科教資源優勢加快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全省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從2021年的67.86%增長至2024年的72.20%,為打好黃河流域藍天、碧水、淨土、青山保衛戰提供了堅實的科技支撐。
“近三年,陝西省技術合同成交額、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年均增幅均超過30%。”冀峰介紹,陝西通過部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優化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完善科技成果轉化鏈條、加快科技創新平台建設,不斷增強黃河流域產業內生動力,提升黃河流域產業創新拉動能力。
為推動黃河流域制造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陝西著力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增強產業創新能力、提升產業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提高企業競爭力、推進數智融合、推動工業綠色低碳發展。
“5年來,我們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積極培育綠色新動能、新業態、新模式、新優勢,厚植新型工業化生態底色,發展新質生產力。”劉波介紹。
此外,黃河流域農業特色產業發展、鄉村建設取得明顯成效。陝西高效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黃河流域累計建設高標准農田1020萬畝,同步實施高效節水灌溉344萬畝。2023年,黃河流域蘋果種植面積923萬畝、產量1375萬噸,獼猴桃種植面積84萬畝、產量137萬噸,全產業鏈產值分別達到1310億元和191億元。
“我們將注重優化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大力發展農業特色產業,不斷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在黃河流域內打造更多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何建軍表示。
近年來,陝西依托黃河流域豐富的文旅資源,著眼打造萬億級文旅產業集群,努力構建特色文化和旅游產業體系。命名1家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10家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培育演藝新模式、新空間,打造精品項目﹔推動農文旅、文商旅、文體旅深度融合,帶動沉浸式體驗、博物館游等持續升溫。
“下一步,我們將扎實推進全省文化旅游資源普查,建立黃河精品旅游資源名錄﹔實施黃河文化標識建設工程,打造更具國際影響力的文旅新IP﹔加快推動沿黃公路休閑驛站、觀景台、停車場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開展跨區域文化交流,持續提升黃河文化的傳播力影響力。”邱軒洛表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