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陝西自貿試驗區建設“一帶一路”跨國農業全鏈條發展體系 著力保障糧食供應安全》創新案例被國務院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簡報印發,向全國推廣
“四鏈融合”保障糧食供應安全

打造境外農業園區,延伸跨境農業產業鏈
加強技術標准推廣,提升跨境農業價值鏈
優化糧食運輸模式,暢通跨境農業供應鏈
加強農業金融服務,強化跨境農業服務鏈
本報記者 崔春華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底線,把保障糧食安全擺在了突出位置。
作為擁有全國唯一農業特色自貿片區的陝西自貿試驗區對此進行了積極探索。揭牌成立以來,陝西自貿試驗區充分發揮農業科技優勢和中歐班列貿易大通道作用,在產能合作、技術交流、糧食運輸和金融服務等方面積極建設跨國農業全鏈條發展體系。
打造境外農業園區,延伸跨境農業產業鏈。陝西自貿試驗區楊凌片區堅持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開展農業跨境合作,在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白俄羅斯等絲路沿線國家布局建設了14個農業科技示范園,打造農業跨境產業鏈和產業集聚區。楊凌示范區採取“持股不控股”“訂單農業”等合作形式,由區內農業企業與當地政府和農民成立農業合作社和專業公司,既幫助當地農民增收,又保障了糧食產量和質量安全。
加強技術標准推廣,提升跨境農業價值鏈。楊凌示范區支持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與絲路沿線國家涉農高校、科研機構及企業合作組建絲綢之路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技術推廣等方面開展廣泛交流合作﹔針對當地氣候地理條件,研發培育抗鏽、抗旱、高產等適應當地條件的優質品種,提供新型大跨度雙拱雙膜保溫大棚、水肥一體化、基質袋栽培、碳基營養肥等設施農業技術,實現水肥氣熱光高效利用﹔積極推廣農業生產標准,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制,推動跨境農業產品品質和產值大幅度提高。
優化糧食運輸模式,暢通跨境農業供應鏈。陝西自貿試驗區充分發揮中歐班列長安號運輸優勢,支持區內企業在境外園區建設小麥、菜籽等糧油種植、初加工基地,在阿拉山口建設農產品中轉分撥中心,在西安建立農產品集散中心,形成種植、收購、加工、物流、銷售全產業鏈,助力優質糧油成品、半成品進口。例如,愛菊集團平均每年進口哈薩克斯坦非轉基因優質油脂1.22萬噸、優質面粉4700噸、有機小麥5800噸,近年來累計向國內輸送優質原糧12萬噸。
此外,對於以原糧形式進口的小麥、玉米等,根據糧食運輸特點,陝西自貿試驗區探索出散裝糧食兩段運輸新模式,境外到阿拉山口段採用開口漏斗車進行運輸,阿拉山口到西安段採用普通集裝箱進行散糧運輸,有效降低糧食裝卸時間、損耗和物流包裝成本,提升糧食運輸效率。
加強農業金融服務,強化跨境農業服務鏈。針對“走出去”農業企業的跨境貿易融資需求,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創新開展“央行跨境票據通”業務,陝西自貿試驗區內進口企業通過銀行承兌匯票完成與境外企業的資金結算,商業銀行、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對銀行承兌匯票進行貼現和再貼現,不斷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同時,陝西自貿試驗區積極探索開展境外小麥、油菜等種植保險,保障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基本收益,有效降低農業生產經營風險。
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陝西自貿試驗區不僅提高了農業技術水平,也提升了境外園區產值。截至今年6月底,14個海外農業科技示范園已示范種植來自絲綢之路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成員單位的13大類115個品種,其中小麥、大豆品種較當地品種分別增產82.3%和32.7%。目前陝西自貿試驗區已初步建立了完善的農產品境外種植、初加工,境內深加工、銷售的農產品產銷全鏈條,並嵌入農業標准化、跨境金融等服務,跨境糧食供應鏈不斷健全。
“下一步,陝西自貿試驗區將進一步加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行農業產能合作,加強農業技術、標准、服務輸出,擴大優質農產品種植面積,持續完善跨境農業產業鏈布局,為我國糧食安全作出更大的貢獻。”陝西自貿試驗區西安管委會副主任李群剛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熱門排行
- 1寶藏陝西丨秦嶺裡的“小精靈”
- 2創新陝西︱來西安!創業可以這樣“玩”
- 3陝西發布今年特崗教師招聘計劃
- 4民機試飛中心在陝西蒲城揭牌
- 5有回音︱看病不方便、醫院停車難………
- 6瀕危水鳥保護成效初顯
- 7鹽鹼地裡養海鮮(人民眼·鹽鹼地綜合…
- 8假期開啟,這些出行提示請收好
- 9呵護眼睛,從小做起
- 10陝西: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推動文旅…
- 112021年以來陝西檢察機關起訴妨害…
- 12我國中西部最大調峰儲氣庫在榆林開工…
- 13在西咸,找到了陝西的“阿勒泰”
- 14科教資源轉為創新發展優勢 陝西著重…
- 15陝西:16.1萬公裡的農村公路遍布…
- 16中國槳板超級聯賽漢中站落幕
- 17陝西:著重發揮三方面優勢 努力打造…
- 18陝西六五環境日主場宣傳活動啟動
- 19陝西: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4%…
- 20搶抓好時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