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消费新旧动能转换趋势明显,情绪价值消费加速崛起——
场景焕新 消费升级

3月8日下午,走进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区,高亢的秦腔混杂着激越的梆子声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循声望去,位于中国秦腔艺术博物馆四楼的秦风源非遗剧场窗扇半开,身着戏服的演员提袍甩袖,正在演出传统剧目《二进宫》。
剧场楼下的方言广场上,67岁的老戏迷王志明手捧一杯热茶,眯着眼轻声跟唱。“我得空就爱来这里转转,楼上剧场演出,我在楼下也能听一耳朵。”王志明说。
这种“楼上楼下,听戏品茶”的氛围,正是易俗社文化街区的迷人之处。作为全国仅有的以秦腔文化为主题的街区,易俗社文化街区既留存着老西安“吼一嗓秦腔、咥一碗泡馍”的“旧时光”,又通过露天剧场、非遗工坊等新业态,让传统戏曲与市井生活碰撞出新火花,成为“宝藏街区”。
“我们剧场每天都会安排7场演出,全年无休。每场演出持续50分钟,有皮影戏、木偶戏、秦腔、陕北说书、华阴老腔5个剧种。”秦风源非遗剧场负责人刘森介绍,“除此之外,我们还开设了非遗手工体验研学项目,无论老人还是小孩都能在这里找到乐趣。”
皮影描色、瓦当拓印……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8岁的陈佳佳亲手制作了属于自己的非遗作品。这个周末,她的母亲王向荣特意带她来到这里,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
“小孩儿平时接触这些技艺的机会比较少,对她来说很新鲜。”王向荣说,作为一名地道的“老陕”,她非常喜欢这些祖辈传下来的非遗技艺。
近年来,像易俗社文化街区这样的消费新场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一改传统商场的运营模式,重新构建“人、货、场”三要素的共生关系,聚焦兴趣文化、重视情感表达,让商场不再是单纯的购物场所,而是一个融合艺术、文化、餐饮等多种元素的综合性体验空间。
去年,陕西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文旅厅等16部门联合印发《打造消费新场景释放消费升级新活力行动方案》。陕西省将围绕居民吃、穿、住、用、行等传统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积极培育和打造餐饮消费、文旅体育消费、购物消费等六大消费新场景。
3月7日晚,西安万象城“生命之树”的璀璨流光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拍照打卡。“我收藏了好几个打卡‘生命之树’的最佳机位,今天专门约朋友来万象城吃饭,就是为了拍同款。”田女士指着手机屏幕上的照片说。
这座高57米的西安新地标,将西安文化底蕴融入消费场景之中,设计灵感来源于西安古观音禅寺内的千年银杏树。
在位于万象城L1层的梵几门店,由青泥色墙面与胡桃木家具构成的空间里充满现磨咖啡的香气。消费者漫步在如会客厅一般的场景中,挑选自己心仪的家居产品,店外的喧哗仿佛被按下静音键。
“95后”店长赵雯珺表示,门店在装修时特意采用了家具区、家居区和咖啡区彼此独立又联通的设计,意在让理想化的家居生活在此处变得可感可及。
与梵几相隔不远的O’eat餐厅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暖色调的射灯、风格协调的餐具布景、摆盘考究的“漂亮饭”在消费者的镜头下,成为精致生活的代表,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
今年1月仲量联行发布的《2024年西安商业与物流地产市场报告》显示,西安消费新旧动能转换趋势明显,情绪价值消费加速崛起。
仲量联行中国区零售地产及消费研究负责人朱建辉表示:“西安是中国西部正在崛起的零售商业中心。万象城等地标项目的开业,为市场注入了提档升级的活力。未来,供给侧的持续焕新必将吸引更多新品牌新业态落地西安,加速西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记者 张佳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热门排行
- 1三秦“慧”种地
- 2陕西西安:“植”此新绿 共赴春光
- 3陕西再添两个“国字号”旅游休闲街区…
- 4陕西延安教育专线公交免费
- 5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3月18日起报名
- 6陕西发布2024年度十大营商环境突…
- 7藏在秦岭深处的博物馆
- 8人民日报看陕西丨气象服务呵护结“金…
- 9登门入户 精准服务
- 10拟命名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名单
- 11建项目、优布局、强机制……西安全方…
- 12陕西发布首批“数据要素×”典型案例
- 13 占全国超一半!2024年府谷县金…
- 14有回音丨让乡村“颜值”焕新、“质感…
- 15陕西培育形成17个纺织服装产业园区
- 16陕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
- 17习语丨给梁家河村集资办的小学没了,…
- 18老体育场“重生” 敞开怀抱融入城市…
- 19为孩子成长开出“运动处方”
- 202025年西安将建立五级应急无线专…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