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陕西频道

从清凉山上,传出更响亮的中国声音

2024年08月24日09:00 | 来源:陕西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从清凉山上,传出更响亮的中国声音

八月二十一日,传承初心、增强“四力”培训班的学员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

八月二十一日,传承初心、增强“四力”培训班的学员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

这里是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

8月20日至23日,“记者之家”大学堂教育实践项目在延安举行,传承初心、增强“四力”培训班(第一期)同期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记协、全国三教办主办,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记协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70多名青年骨干记者参加。

新时代,“回延安”深意何在?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媒体记者承担着怎样的职责和使命?

4天时间里,通过聆听、参观、调研、学习、感悟,培训班学员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

“红色新闻山”上追寻初心

沿着清凉山拾级而上,“红色新闻山”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新华社与解放日报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边区群众报社等党的新闻宣传单位扎根这里,担负起党的“喉舌”“耳目”重任,宣传动员全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

8月20日上午,“记者之家”大学堂延安教育实践项目启动。启动仪式上,中国记协负责人表示,“记者之家”大学堂教育实践项目落地延安,就是要引导新时代广大新闻工作者传承新闻初心,从延安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践行“四力”为落脚点,以“四向四做”为出发点,做政治坚定、引领时代、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新华社高级记者朱玉曾多次来到延安。她表示,传承初心、增强“四力”系列培训,让中央和地方新闻单位的青年骨干记者来到延安触摸红色历史,赓续红色血脉。这是红色新闻基因的传递与接续。

在延安新闻纪念馆学习延安时期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优良传统与宝贵经验;走进杨家岭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重温革命战争年代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听来自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国日报社、科技日报社、新华日报社等新闻单位的导师分享“讲好中国故事”的心得体会、经验启示……

“‘深入群众,不尚空谈’,是延安时期清凉山上新闻人的优良传统。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更要传承好延安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宁夏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记者杨玉霞说。

“头脑风暴”中深化认识

沿着红色足迹,追寻信仰之光,凝聚前行力量。

清凉山上窑洞的展板上,记录着延安时期我党的国际传播实践:1940年10月,为向国外介绍宣传我军将士英勇斗争的事迹和抗日革命根据地建设的情况,中共中央宣传部决定成立一个国际宣传委员会,并创办外文刊物《中国通讯》。《中国通讯》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个外文宣传刊物。

经济日报社国际部海外平台工作室记者李盛丹歌表示,延安时期,“红色中国”突破封锁走向世界,赢得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成为中国共产党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经典案例。总结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外讲好“延安故事”的成功经验和智慧,目的就在于指导和启迪我们加快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那么,在当下的国际传播背景下,青年记者该如何提升自身能力,讲好中国故事?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我们迫切需要把中国价值、中国方案、中国理念、中国贡献向世界讲清楚。要达到这个目标,仅仅进行信息传播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要挖掘中国政策、中国方案、中国贡献背后的思想力量。”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孙尚武说,下一步应下更大气力做好价值传播,从内容方面把中国故事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挖掘出来,选择易于传播的手段和方式,传播好中国声音。

认识在讨论中不断深化。“中国形象的构建,离不开一个个独特的故事。对一个未曾到访中国的人而言,在他眼中,这个国家到底怎么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不能把故事讲好、讲生动。”李盛丹歌认为。

田间课堂里践行“四力”

初秋时节,南泥湾天高云淡,连绵的稻田丰收在望。

在来自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国日报社等5家媒体的6名青年记者导师带领下,学员们走进南泥湾,进行实地采访。昔日的“烂泥湾”,早已不一般。错落有致的民居、特色鲜明的民宿、成排的温室大棚映入眼帘。学员们用手中的镜头和纸笔,记录下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延安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里,玻璃展柜内的一把“佩戴大红花”的老镢头引人注目。河南日报记者沈剑奇从此处着笔,阐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

“《一把镢头的三重使命》这篇稿件很好。能看出记者的文字功夫不错,以小见大的叙事逻辑也很巧妙。”8月23日,青年导师朱玉对学员的采访作品“问诊把脉”,传授业务知识。

培训有终点,学习无止境。“这几天的学习,不仅让我对‘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方面的论述有了深刻理解和认识,更帮助我重建重构重塑对外传播的理念和知识框架的技术工具箱。”中国日报社国内部记者曹音表示,今后,将以更大的格局、更高的站位、更多元的知识储备和更全面的新闻素养,生产出更多有温度、有共鸣、有品质的国际传播作品。

带着满满的收获,海南国际传播中心英文记者孙承诺踏上归途。她说:“历史是由一个个瞬间组成的,也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人造就的。有句歌词是‘我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模样’。我们每一位记者不仅要讲好中国故事,更要努力提升自我,因为我们自身也是国际传播的载体,每一次涉外采访,我们的言谈举止代表着中国的形象、媒体的形象。我会把在延安学习到的宝贵精神财富带回海南,不忘初心,努力讲好自贸港的故事,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责编:贾凯璐、魏鑫)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