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陕西频道

陕西省疾控局提醒

预防和降低高温热浪对健康的危害 

2024年06月16日09:15 | 来源:陕西日报
小字号

盛夏来临,高温天气频繁出现。6月14日,针对夏季高温热浪引发的健康问题,陕西省疾控局发布健康提示,提醒公众了解相关知识,进行科学防护,预防和降低高温热浪对健康的危害。

一般人群

保持室内环境凉爽

减少室外高温暴露

备妥防暑降温药品

对于一般人群,省疾控局建议从保持室内环境凉爽、减少室外高温暴露、关注身体健康三个方面加强防护。

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室内温度较高时,可以使用降温设备降低环境温度,夜间和清晨时段可通过开窗通风降低温度。室内湿度不适宜时,可以使用除湿或加湿设备调节室内湿度。减少室内太阳直射,关闭朝阳的窗户或使用遮阳帘、窗帘等遮挡阳光直射。减少室内电器设备的使用,关掉不必要的灯和易产热的电器设备。

减少室外高温暴露。尽量避免室外体力活动和户外运动,若需外出活动尽量避开高温时段。外出穿轻便、宽松、浅色的衣服,并使用防晒用品。外出尽量避免高温环境与太阳直射,宜在阴凉处活动。高温天气如需外出,应减少剧烈活动并注意及时休息,避免过度的体力消耗。

关注身体健康。日常生活中要准备防暑降温药品并妥善储存,以药品使用说明为准在身体不适时服用。注意调节饮食,及时饮水,少食多餐,饮食要清淡易消化。时刻关注体温变化,体温异常时可使用冷水、冰块、冰袋、冰毛巾等降温用品对皮肤、衣服或颈后进行物理降温。外出时随身携带解暑药品,一旦中暑,可用所带药品缓解症状;若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口渴、多汗、心悸、皮肤灼热等中暑先兆症状,应及时寻求帮助,尽快转移到阴凉处休息,并测量体温,补充水分;若出现肌肉痉挛,应立即在阴凉处休息,并适当补充含有电解质的饮品;若不适症状持续存在,应及时就医,症状严重即刻就医。

重点人群

儿童、孕妇、老人尽量避开高温

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及时补充水分

户外作业人员预防职业性中暑

针对重点人群,省疾控局建议在做好一般人群防护措施的基础上,加强自身健康防护。

儿童、孕妇、老年人等人群,应尽量避开高温,避免剧烈活动,使身体得到充分休息;在户外玩耍的儿童尽可能待在阴凉处,孕妇和老年人尽量待在凉爽的室内;应与家人、邻里保持联系,并将联系方式留给邻居或社区。日常生活中,要保证水分充足,主动、多次、适量饮水;适当补充含有电解质的饮品,避免饮用含糖量过多的饮品;注意尿量及颜色,若尿量减少、颜色变深,表示体内水分不足。

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应及时补充水分,不要感觉口渴才喝水;若因疾病限制饮水量或者需要服用利尿剂,应及时询问医生合理的饮水量;减少运动,不进行剧烈活动,使身体得到充分休息,若必须锻炼,尽可能安排在一天中较凉爽的时间;通过餐食和饮品适量补充身体流失的电解质,若正在进行低盐饮食,应咨询医生;与家人和邻里保持联系,及时获取他人的帮助与照顾。

户外作业人员应预防职业性中暑,及时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在作业活动中,应每15分钟至20分钟喝1杯水,以保持身体水分;及时摄入含盐和矿物质的餐食和饮品,补充身体流失的电解质。合理安排户外作业时间,尽可能将高温暴露较多的工作安排到一天中较凉爽的时段;应定时在阴凉处或有降温设备的场所休息,高温时段采取轮班制度;减轻劳动强度,放慢劳动速度;上岗前和在岗期间宜定期进行常规职业健康检查和应急职业健康检查,严禁患有慢性肾病、未控制的高血压、未控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未控制的糖尿病等人员从事高温作业。(张家祯)

(责编:孙挺、魏鑫)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