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陕西频道>>人民网看陕西

秦岭保护微访谈

葛安新:秦岭保护应形成共享、共进、共治、共同保护的格局

人民网记者邹星
2024年04月17日08:56 | 来源:人民网-陕西频道
小字号

陕西省林业调查研究院副院长葛安新。受访者供图

“秦岭国家公园的创建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健全了体制保证,有助于形成完整的保护地体系,使管理体制机制更加科学、合理和完备。”近日,就秦岭国家公园创建的重要意义及秦岭生态保护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陕西省林业调查研究院副院长葛安新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

2021年10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正式批复《秦岭国家公园创建方案》,至此,秦岭保护“重磅加码”,秦岭核心资源得到国家层面整体性保护。

“早前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为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其曾经的积极因素表现出很多不利于保护的方面,生态系统被割裂、保护地破碎化、低质内耗等问题日益凸显。”在葛安新眼中,秦岭国家公园创建落实了秦岭生态系统大连通、大保护的目标,使科学保护的理念更加精进。

在采访中,葛安新向记者细数了在秦岭国家公园创建过程中,解决的影响秦岭生态系统保护的诸多问题,例如不合理的小水电设置、耕地、散居原住民、集体经济林地等,将其置换或退出,为实现严格保护排除了障碍,有力地促进了秦岭生态环境一揽子保护举措的落地见效。

“国家公园的定义,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类对自然环境干扰,给人们提供极高的精神享受的理念,最大限度地契合了保护与利用的高度统一,秦岭国家公园的创建无疑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寻找到了科学出路。”葛安新如是说

无人机视角下的秦岭。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局供图

近年来,陕西省对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高度关注,并做了大量工作。葛安新介绍,除了修订《陕西省秦岭生态保护条例》外,陕西省委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编制了省级《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各个市编制了所在区域的《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39个县区分别编制了《总体规划实施方案》。“从管理的角度讲,相关法规、政策、措施等已经密结成网、非常完备,为推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产生了积极作用。”

在葛安新看来,目前保护秦岭的各项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并不代表可以安枕而卧。保护秦岭生态环境、守护中央水塔,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就秦岭陕西段而言,涉及6市39个县353个乡镇4020个行政村,常住人口约489万,户籍人口680万。这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空间,区域经济要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要提高,势必涉及到环境问题。”葛安新坦言,在地居民生产生活、无法规避的各种生产建设活动、政府主导下的公益性设施建设是目前可能影响秦岭地区生态环境的三大问题。

秦岭山下的油菜花海。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局供图

如何进一步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护秦岭生态环境不能一堵了之,‘关门’‘开窗’必须联动,方能持久发展。”葛安新认为,要在扎紧法律法规、政策网笼的同时,高度重视在地居民生产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在严格保护的背景下,还应大力倡导绿色发展、循环经济,寻求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和通道。

同时,严管资源,减少输出。葛安新提到,秦岭地区资源本身就很紧缺,所以不应再将土地资源向外输出,要严格管理矿产资源以及石料的开采。“秦岭保护应当形成共享、共进、共治、共同保护的格局,应进一步研究从中央到乡镇政府等各个层级的职责优势,在纵向上形成分包体系,逐步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

此外,葛安新表示,保护秦岭生态环境,还要将法治的刚性约束与利益的有效引导以及文化的自觉这三者相结合。政策和制度设计要保护群众的实际利益,还应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秦岭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逐步扩大补偿范围,合理提高补偿标准,有效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同时,注重文化宣传,把保护秦岭生态环境的意识固化到基因里,成为民众行动的自觉和社会风尚。

(责编:邹星、吴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