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陕西频道

石峁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代早期超大型石筑城址。石峁遗址震撼世人,离不开用双手揭开石峁神秘面纱的文物工作者

最美奋斗者 | 柳淳:守护石峁遗址 讲好石峁故事

2023年11月20日09:08 | 来源:群众新闻网
小字号

原标题:最美奋斗者 | 柳淳:守护石峁遗址 讲好石峁故事

  11月14日,柳淳在石峁遗址博物馆里检查文物展柜。

  在神木,提起石峁,提起石峁遗址出土的玉器,很多人都能说出不少故事。石峁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代早期超大型石筑城址。石峁遗址震撼世人,离不开用双手揭开石峁神秘面纱的文物工作者,神木市石峁遗址管理处文物保护科科长柳淳就是其中一员。

  11月14日,在石峁遗址博物馆内,柳淳正忙着核对展出的文物和文字,完善展陈工作。

  “石峁遗址的每一块石头都是精彩的、厚重的。现在石峁遗址博物馆已经建好,努力做好文物陈列和介绍工作,让外界深刻体悟和感受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柳淳说。

  在石峁遗址管理处工作之前,柳淳是西北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专业的一名硕士研究生。2016年5月,当地政府组织石峁遗址高层次人才专项招聘考试,柳淳报名参加了考试,最终以历史类第一的成绩被录用。随后,他到石峁遗址管理处进行岗前见习。同年10月,石峁遗址管理处正式聘用柳淳等5名硕士研究生,柳淳正式成为一名基层文物工作者。

  从入职第一天开始,柳淳就一心扑在文物工作上。7年来,凭借着对文物工作的热爱,柳淳积极学习田野考古和文物保护利用知识,用脚步丈量石峁遗址的每一寸土地,累计完成徒步文物巡查5000公里、各类考察讲解2000余次。这位刚到石峁遗址时的白净书生,如今脸庞已被晒得黝黑。

  “要给游客讲好石峁故事。如果我们对石峁遗址出土的各类文物一知半解,怎么能讲好?”柳淳说。

  在积极保障配合考古发掘的同时,柳淳经常向石峁遗址的考古队员请教考古专业知识,不断丰富自己对石峁遗址出土各类文物的认知。记者跟随柳淳在石峁遗址参观,无论走到哪里、遇到什么类型的文物,柳淳都能够详细讲述文物的价值、考古发掘过程,以及背后的文化故事。

  “远离繁华的都市,在偏僻荒凉的山山峁峁中坚守,你会不会觉得很落寞?”记者问。看着石峁遗址博物馆里的陈列文物,柳淳说:“作为中国史专业的一名硕士研究生,能和石峁结缘,三生有幸!”

  石峁遗址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距神木市城区约70公里,距神木市高家堡镇政府约4公里。

  柳淳参加工作时,石峁遗址处于考古发掘的初期阶段,管理处办公场所是由临时活动板房搭建而成,条件较为简陋,断水断电时有发生。

  “陕北的冬天特别冷,为了确保文物安全,我们文物单位不能用火炉子,有时候断电了,大家只能穿着厚衣服,裹着厚棉被。现在好多了,用电条件已得到极大改善。”柳淳说。

  基础设施不完善,夏季要冒着酷暑,冬季要顶着严寒,这些都是对野外文物工作者的考验和磨炼,但柳淳和同事们毫无怨言,始终坚守在石峁遗址。多年来,每逢假期值班,为了不影响工作,柳淳都是将家人接来住在石峁遗址管理处的临时活动板房里过节,同事们都戏称他这是“以峁为家”。

  2019年,国家文物局将石峁遗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21年,石峁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石峁遗址作为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实证受到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谈起石峁遗址,柳淳言语间透露出的是一个文物人对文物工作的热爱,是守护遗产的自豪和荣幸。

  “石峁遗址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重要实证。现在石峁遗址博物馆已经建好,欢迎国内外的游客来石峁遗址博物馆参观、学习,实地体验、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我和全体‘石峁人’一定利用好石峁遗址博物馆,讲好石峁故事,更要为祖国和人民守护好石峁遗址。”柳淳说。(记者 霍海澎文/图)

(责编:邓楠、吴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