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各项改革举措正积极推进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本报北京10月22日电 (记者白剑峰)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近年来,我国全力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各项改革举措正在积极推进,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改善。
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副司长薛海宁说,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我国大力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通过专家支援、技术平移、同质化管理等举措,填补地方在肿瘤、儿科等重点疾病和重点专科方面的短板和弱项,群众跨省份跨区域就医的难题正在逐步缓解。
提高基层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有序地推动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的建设,加快实施“千县工程”,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获得适宜的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通过远程医疗,包括建设互联网医院、提供线上诊疗服务等方式,把优质的医疗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同时,推进医学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转化,提升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
以降药价为突破口,深化“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近年来,国家组织和开展了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医保药品的谈判议价等,大幅度降低了药品和耗材的价格,减轻了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促进了医疗服务价格的动态调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务人员薪酬制度改革等,推动公立医院建立公益性为导向的运行新机制。
加强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逐步提高医保的保障水平。2020年到2022年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分别提高了5个百分点左右。
加强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推动临床业务管理和经济管理的深度融合,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促进药品耗材的合理使用,开展同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节约患者的医疗费用。
下一步,我国将完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体制机制,切实落实对区域医疗中心的改革政策,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成“医改试验田”,确保优质医疗资源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完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运行机制。积极稳妥推进人员、医疗业务、运营管理、信息等方面的一体化管理,推进医保总额付费、结余留用、超出合理分担的支付机制,确保大医院放得下、基层接得住、群众看得好病。同时,完善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因地制宜地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特别是优先调整涉及治疗、护理、手术等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价格项目。健全完善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发挥医保支付对医疗服务行为的激励约束作用,支持公立医院通过提升技术服务获得合理收入。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23日 第 14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热门排行
- 1西安咸阳,何以唱好“双城记”?
- 2 这个“学生乐团”了不得!
- 3当咖啡遇上土鸡蛋
- 4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开幕
- 5秦岭朱雀景 漫山秋色层林尽染
- 6陕西省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
- 7陕西岚皋:全域旅游奏响乡村振兴曲
- 8西延高铁安民隧道顺利贯通
- 9榆林推行“电子围栏”打击矿产资源非…
- 10全面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加快推进新型…
- 11有声有色有文化 丝绸之路非遗器乐精…
- 12陕西新认定322家省级瞪羚企业
- 13让三秦百姓共沐法治“春雨”
- 14关注秋收|秸秆深翻入田园 打造生态…
- 15陕西朱家湾村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
- 16西安航天商业火箭动力技术公司成立
- 17陕西2人获评全国“新时代好少年”
- 18陕西推动中欧班列(西安)开行提质增效
- 19智能互联网发展报告
- 20秦岭核桃出深山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