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朱家湾:秦岭山水绿含金 | 世界“最佳旅游乡村”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地处秦岭南麓腹地,九山半水半分田,柞水县营盘镇朱家湾村就坐落在山窝里。有一支民谣这样形容过去的朱家湾村:“老林头,穷山沟,吃的石蜡菜,点的松树油。”
如今,当地从绿水青山中找寻“致富密码”,让山里人享受到保护生态、绿色发展的红利。曾经的“落后村”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10月19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公布2023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陕西朱家湾村与江西篁岭村、浙江下姜村、甘肃扎尕那村入选。
青山近秋色,烟村锁白云。沿着秦岭的盘山公路驶进朱家湾村,道路两旁的民宿、农家乐餐厅鳞次栉比。山间潺潺的溪水穿过古香古色的终南山寨,正是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山水画卷。
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朱家湾村的网红名片。这里遥山叠翠,近水澄清,树木葱郁,青苔满阶,森林覆盖率达93%,被称为“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天然氧吧”。
过去,朱家湾村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低,是无人问津的“落后村”,方圆十里的姑娘都不愿嫁过来。“小时候家乡很穷,每天两餐饭,经常是玉米糊糊配酸菜,经常吃不饱。”回忆起童年岁月,今年39岁的农家乐老板郑传家笑着对记者说。
守着风景吃穷饭的情景随着2008年秦岭隧道的贯通发生转变。朱家湾村党支部书记毛家锋说,过去村里人去西安需要绕道漫长的山路,单程就得4个小时,高速公路的贯通,让村子被纳入了“西安一小时都市圈”,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走进曾经的穷山沟。
看准这样的机遇,郑传家从城市返乡开办农家乐。“起初父母并不支持我,认为我好不容易考上大学走出了大山,为啥还要回来?但结果证明我的路子走对了。”郑传家说,从最初的一座平房、两张餐桌,到如今翻盖的三层小楼、26张餐桌和20间客房,生意越做越红火,“一年净收入二三十万元哩!”
短短十几年时间,朱家湾村似换了人间。村里成立了生态旅游开发公司,不仅租赁村民闲置的土地和房屋建设民宿,还利用苏陕协作项目资金和县上提供的专项支持,落实技能培训、贴息贷款、奖励资金等扶持政策,引入漂流等旅游项目,让乡村旅游驶上快车道。全村已开办大大小小农家乐216家,民宿46家,村民居住环境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过去房子散落在山上,河里一涨水,路都没了,用的还是旱厕。”45岁的村民胡付刚说,2017年村里的项目安置工程让他家住上了两层小楼,用上了冲洗式马桶,过上了更好的生活。“现在不用再常年外出打工了,在家里就把钱挣了,这让我很满意。”
谈到这些年来家乡的转变,郑传家说:“过去我们村每家每户门口都有一个垃圾堆,环境比较差。现在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深入人心,大家主动把村容村貌维护好,让朱家湾村干干净净,给游客留一个好印象。”
“以前村里人靠山吃山,就是上山打猎挖药材。如今村里人还是靠山吃山,但已经变成了保护山林,吃上了旅游饭。虽然都是靠山吃山,但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家打心眼里要当好秦岭生态卫士。”朱家湾村党支部书记毛家锋介绍,现在村里有8名护林员,15名保洁员。
生态财富正快速转化为经济财富,在朱家湾村,像郑传家这样在家门口创业就业、走向富裕的不在少数。2022年,朱家湾村实现人均收入26650元,在全县名列前茅。今年旅游旺季,朱家湾村日均接待游客超过1.5万人。(记者赵英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热门排行
- 1了不起!西工大的这个宿舍里竟然走出…
- 2西安咸阳,何以唱好“双城记”?
- 3 这个“学生乐团”了不得!
- 4当咖啡遇上土鸡蛋
- 5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开幕
- 6赓续历史文脉 铸就新的辉煌
- 7秦岭朱雀景 漫山秋色层林尽染
- 8西安地铁开通里程有望突破400公里
- 9西延高铁安民隧道顺利贯通
- 10榆林推行“电子围栏”打击矿产资源非…
- 11全面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加快推进新型…
- 12陕西省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
- 13陕西新认定322家省级瞪羚企业
- 14让三秦百姓共沐法治“春雨”
- 15陕北黄土高原首次开展朱鹮人工繁育和…
- 16陕西2人获评全国“新时代好少年”
- 17陕西推动中欧班列(西安)开行提质增效
- 18智能互联网发展报告
- 19西安市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九…
- 20陕西省海峡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会成立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