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村“著名”,助乡村振兴(人民时评)

以地名建设为乡村发展赋能,让乡村要素流动更便捷、更智能
地名是乡村治理和群众生产生活离不开的基础信息。前不久,民政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乡村著名行动”。该行动涵盖地名方案编制、命名设标、文化保护、采集上图、信息服务等地名工作的各个环节,致力于提升乡村地名建设水平,推动实现城乡地名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为乡村“著名”,加快推进乡村地名建设,正当其时。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乡村地区村落布局结构、公共服务设施以及生产生活环境等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量地理实体不断新建改建。同时,乡村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乡村地区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日益密集,人们对乡村空间定位精细度的需求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一个村庄仅有村名已经难以满足需求,村庄周边道路、村内街巷、山水林田湖草沙以及各类设施都需要规范命名。
据报道,此次“乡村著名行动”明确了5方面14项重点任务,具体包括织密乡村地名网、健全乡村地名标志体系、发展繁荣乡村地名文化、深化地名信息服务、促进地名利农惠农等内容。以此为契机,各地应结合乡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将乡村地区的山水林田湖草沙、道路街巷、农业产业、公共服务设施等地理实体全面纳入命名视野,系统排查有地无名、一地多名、书写不统一、多地重名等地名不规范情形,有序组织实施命名更名或标准化处理。同时,严格落实《地名管理条例》等法规,确保地名更名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推动乡村地名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信息时代,乡村地名信息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要素,也是数字乡村建设的一部分。加强乡村地名建设,提升地名信息服务效能,有利于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助力数字乡村建设与发展。比如,在一些偏远的乡村地区,无论是发展旅游,还是畅通物流,“我在哪儿”经常给人带来困扰。近年来,民政部聚焦乡村百姓出行导航、快递物流不便的现实问题,先后指导互联网地图平台规范标注乡村地名670余万条,新增地名覆盖全国200余万个乡村居民点,有力促进了群众出行导航、快递进村、山货进城。当前,应进一步加快为农村地区设置地名标牌,推动乡村地名“入网”“上图”,以地名建设为乡村发展赋能,让乡村要素流动更便捷、更智能。
地名,孕育于一方水土,承载着一方文化。乡村地名往往映照着当地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古渠巷、渡头巷、飞来巷……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当地深挖灵渠地名文化,注重利用灵渠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街巷道路命名,丰富了地名的文化底蕴。地名文化是乡村文化的一部分,是乡风文明的重要载体。为乡村“著名”,也应注重精神文化内涵,让乡村地名有看头、有说道、有讲究。
一个好地名,既能留得住乡愁,也能擦亮美丽乡村名片。遵循历史与习俗、尊重群众的情感、尊重群众的创造性,在命名更名中注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就能以地名展现和提振精气神,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15日 05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热门排行
- 1西安市喂子坪村突发山洪泥石流 致2…
- 2西安秦岭北麓突发山洪 16支救援队…
- 3电影《爷爷的牛背梁》开启陕西公映
- 4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在咸阳开幕
- 5陕西公布医疗领域专项整治情况:处理…
- 6西安长安区喂子坪村山洪泥石流致21…
- 7勇立潮头 追赶超越 团结奋斗 奋力…
- 8工信部组织开展APP备案工作:未备…
- 910日至12日陕西有强对流降雨过程
- 10铁路四等小站首开汽车整车专列
- 11陕西聚焦四项重点任务 纠正医药购销…
- 12让乡村人气旺起来 陕西出台17条措…
- 13京昆高速改扩建五标渭河特大桥合龙
- 14人民日报看陕西|陕西扎实推进文化传…
- 15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16这个暑期,一起来读书
- 17上半年陕西建设文旅项目384个
- 18医药反腐风暴持续,两名院长同日被通报
- 19陕西历史博物馆:暑期“周一不闭馆”
- 20抢险争分夺秒 搜救一刻不停——西安…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