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体育强国,为社会提供强大正能量(评论员观察)
——强国之路正扬帆?

户外草坪上,玩飞盘成为年轻人的运动新潮流;下班回到家,不少人跟随网络直播跳起健身操;炎炎夏日,室内雪场成为市民避暑娱乐新选择……时下,体育、健身新项目新形式层出不穷,人民群众参加体育运动、健身活动热情高涨,展现出健康阳光、昂扬向上的时代风貌。
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弘扬体育道德风尚,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体育强国建设为引领,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竞技体育成绩辉煌,体育产业亮点纷呈,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新征程上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必须把握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的定位,深化体育改革、更新体育理念,不断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积贫积弱的年代,“奥运三问”不仅传递着人们对竞技体育的热爱,还饱含着对国家强盛的热望。从“派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到“派一支代表队参加奥运会”,从“自己举办一届奥运会”到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百年奥运见证了国运的变迁。对中国人而言,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必须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更好发挥举国体制作用,把竞技体育搞得更好、更快、更高、更强,提高为国争光能力,让体育为社会提供强大正能量。广大体育健儿坚定自信,在重大国际赛事上勇创佳绩,必能在体育强国建设中再立新功。
体育既是国家强盛的应有之义,也是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最根本的是增强人民体质、保障人民健康。数据显示,我国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已超过4亿人,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逾九成。截至2021年底,全国体育场地数量增至397.1万个,体育场地面积达34.1亿平方米。运动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擦亮人们幸福生活的健康底色。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发展体育事业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还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上,我国体育健儿不畏强手、顽强拼搏、为国争光,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倍感荣光。从北京奥运精神到北京冬奥精神,从女排精神到中华体育精神,广大体育工作者一次次实现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汇聚起海内外中华儿女万众一心、接续奋斗的磅礴力量。实现体育强国目标,就要把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同坚定文化自信结合起来,不断开创新时代体育事业新局面,激励中华儿女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今年以来,《“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等文件相继印发,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为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提供更为坚实的制度支撑。随着全民健身的种子在更广袤的土地生根发芽,体育强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定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13日 15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热门排行
- 1榆林:来返人员主动报备 做好健康状…
- 2西安1个高风险区1个中风险区降级
- 3渭南 调整管控措施 严防疫情输入
- 4乒乓球——世乒赛团体赛:中国女队夺冠
- 5乒乓球——世乒赛团体赛男子决赛:中…
- 6西安新增3个高风险区1个中风险区
- 7延安南沟村:"农旅结合"为陕北乡村…
- 8西安新增2个高风险区3个中风险区
- 9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
- 10西安新增5个高风险区9个中风险区
- 11认真落实西安市省外来(返)人员疫情…
- 1231省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27例、…
- 13推动社区实现养老服务功能
- 14“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
- 15主动配合落地查落地检 做好个人健康…
- 16汉中 从快从严落实各项防疫措施
- 17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
- 189日16时起西安新增2个高风险区2…
- 19坚持以快制快 全面扎紧防线 牢牢掌…
- 20喜迎二十大丨一切为了人民健康——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