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陰生態漁業迎豐收
20000公斤桃花魚游出鄉村振興新路徑

工人正在捕撈桃花魚。劉東攝
鄉村振興,產業為基。地處秦巴山脈腹地的安康市漢陰縣,坐擁漢江、月河水系得天獨厚的水資源優勢,加之溫潤適宜的氣候條件,為生態漁業發展鋪就了天然沃土。近年來,漢陰縣錨定生態漁業養殖賽道,持續優化養殖品種,著力培育特色產業。當前,漢陰本土養殖的桃花魚喜獲豐收,在金秋時節勾勒出一幅“魚躍人歡”的增收畫卷,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11月3日,走進漢陰縣城關鎮月河村陰浸溝水庫,在清晨薄霧的籠罩下,工人們正在奮力拉網進行捕魚作業。隨著漁網不斷收緊,一尾尾色澤鮮亮、體態飽滿的桃花魚翻騰出水,銀鱗閃爍間,為斑斕秋日增添了一抹動人的豐收景象。
“我們六月份大概投放了100萬尾魚苗,到現在四個月左右就上市了,大概產量在20000公斤左右,產值在80萬元左右。”漢陰縣農村供水公司漁業部負責人王進介紹道。
好山好水出好魚。漢陰桃花魚憑借肉多刺少、肉質細膩鮮美等特點,在市場上獲得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
“漢陰桃花魚口感鮮嫩、肉質肥厚細膩、魚刺也比較柔軟,市場需求量比較大。目前桃花魚主要銷往安康、漢中、西安等周邊地區,還有一部分銷售到浙江那邊。”安康鴻諾立瑞生鮮有限公司負責人鄺麗說。
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多元化的養殖探索和清晰的發展思路。漢陰縣不僅在傳統水庫進行養殖,還積極嘗試在池塘、稻田、高位陸基魚池等不同環境中進行桃花魚的實驗性養殖,驗証其適應性與可行性。
“我們今年在池塘、陸基桶、稻田,分別都進行了投放,進行實驗性養殖。” 王進笑著說道。
立足資源稟賦,漢陰縣正積極推動桃花魚產業從養殖環節向苗種繁育、產品深加工、品牌銷售等上下游延伸,著力提升產業附加值,構建集養殖生產、加工、銷售於一體的生態漁業融合發展體系,讓桃花魚從“水庫鮮貨”變成“增值商品”。
如今,桃花魚已成為漢陰生態漁業一張亮麗的名片。預計2025年漢陰縣桃花魚總產量將達20000公斤以上,不僅豐富了群眾的“菜籃子”,更實實在在地鼓起了漁民的“錢袋子”,成為帶動農戶增收、促進鄉村振興的“活水源泉”。下一步,漢陰縣將持續深耕生態漁業,不斷提升桃花魚品牌影響力,讓這尾“致富魚”游得更遠,帶動更多群眾增收致富。(來源:漢陰融媒 劉東 王建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熱門排行
- 1行走傳統村落丨古村釀新“酒” 醉了…
- 2氫能+智聯 重卡跑好新賽道
- 3“種地”也有“黑科技”
- 4陝西省志願服務聯合會第二屆會員代表…
- 52025年前三季度陝西GDP同比增…
- 6赴一場“農”墨重彩的盛會
- 7人民日報看陝西丨紅色熱土新風勁(快…
- 8人民日報看陝西丨延水河畔鄉風新
- 9 中國文明鄉風大會在延安舉行
- 10陝西“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現場會…
- 11秦創原引領科創蝶變
- 12聽!盛唐文明在說話
- 13西十高鐵陝西段完成鋪軌
- 14 秋日中國鋪展美麗畫卷
- 15文明鄉風潤三秦
- 16前三季度陝西水果網絡零售額突破16…
- 17文體活動點燃鄉村熱土
- 18西安鐵路局2025年貨物發送量突破…
- 19陝西“三項改革”激活創新“一池春水”
- 20西安口岸今年入境外國人突破20萬人次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