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人民網看陝西

陝西:汽車產業“鏈”出“加速度”

人民網記者 魏鑫
2025年08月26日10:10 | 來源:人民網-陝西頻道
小字號

“無人駕駛”的AGV智能搬運機器人沿著隱形磁軌,靈活穿梭於各工位間,精准配送物料﹔

重卡車身駕駛室在PBS智能調度系統的指令下,通過高架EMS系統自動流轉至指定工位等待安裝,流程井然有序﹔

輕點電子設備屏幕,即可完成整車所需的制動液、冷卻液、潤滑油等“五合一”油液一體化隨行加注,操作便捷高效﹔

……

立秋雖至,熱浪未消。走進位於西安經開區的陝西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陝汽”)新能源重卡智能生產基地總裝車間,現代化智能制造的蓬勃氣象扑面而來。

陝汽新能源重卡智能生產基地總裝車間。人民網記者 魏鑫攝

陝汽新能源重卡智能生產基地總裝車間。人民網記者 魏鑫攝

“‘智’是核心。”陝汽汽車總裝配廠高級業務副經理季翔介紹,基地深度聚焦汽車行業電動化、輕量化、智能化、共享化發展趨勢,通過採用行業領先的全新工藝模式,構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化生產線體系。

如今,這裡已成為國內領先的新能源重卡制造標杆工廠,實現了前后橋合裝、車架翻轉、動力總成搭載、駕駛室落裝、輪胎裝配等50道核心工序的“人機工程自動化”,具備年產5萬輛重卡底盤裝配和10萬輛駕駛室總成裝配能力。

智能化變革帶來了效率的躍升,平均每288秒就有一輛新能源重卡駛下生產線。

吉利汽車西安制造基地。西安經開區供圖

吉利汽車西安制造基地。西安經開區供圖

從陝汽新能源重卡智能生產基地向西5公裡,便來到吉利汽車西安制造基地。

在這裡,基於強大的數字平台和智能化設備,這座智能“黑燈工廠”可實現不同設備間的自主協調運作、靈活響應,無人化作業的生產線上,60秒就能下線一輛汽車。

從制造到“智造”,龍頭企業的示范引領正在加速陝西汽車產業全“鏈”發展。近年來,陝西省以“鏈長制”為抓手,不斷延鏈補鏈強鏈,通過內培外引聚集了一批相關企業,汽車產業虹吸效應越來越強。

2019年,聚焦商用車電驅動系統,陝汽與常州易控汽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合資成立西安智德汽車電子控制系統有限公司,構建起新能源商用車動力系統產品研發及配套體系,成為提升本地核心零部件配套率的有力支撐。

“我們打造了智驅(電機)、智控(電控)、智合(總成)三大產品系,在保障陝汽新能源重卡電驅系統自主可控的同時,面向行業提供整套電驅動系統解決方案。”西安智德汽車電子控制系統有限公司生產制造部部長郭鋼健介紹,在鏈主企業的強勢帶動下,2024年公司產值突破2.1億元,同比增長90%。

西安康明斯發動機有限公司工廠生產線上,員工在進行發動機裝配作業。西安經開區供圖

西安康明斯發動機有限公司工廠生產線上,員工在進行發動機裝配作業。西安經開區供圖

在西安康明斯發動機有限公司,生產發動機配套產品的生產線上一幅繁忙景象。

“上半年,公司生產發動機17000多台,同比增長50.52%,訂單量持續增加。”公司工廠廠長胡中軍介紹,“我們還緊跟陝汽的‘出海’步伐,針對性開發了符合歐三、歐五排放標准的10L、13L發動機產品,助力陝汽重卡拓展國際市場。”

在位於西安市鄠邑區的西安汽車零部件產業園,西安博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付剛正在安排新增訂單的生產計劃。

作為比亞迪汽車的座椅供應商之一,隨著比亞迪一款出口車型在海外熱銷,該公司的訂單也急速增加。

“我們的戰略是客戶在哪裡,哪裡就有我們的工廠。”付剛介紹,零部件是汽車產業供應鏈的關鍵環節,通過鏈主企業“近地化”措施,近地建廠,打造便捷性供應鏈,實現生產效率大幅提升。

西安汽車零部件產業園。西安市鄠邑區供圖

西安汽車零部件產業園。西安市鄠邑區供圖

圍繞比亞迪、吉利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鏈,西安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在上下游“鏈式”發展,目前已聚集30多家規上企業,2024年產值達到40億元。

放眼全省,陝西正全力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初步形成了以西安為核心,寶雞、咸陽、銅川等“一核多極”的汽車產業發展格局,汽車產業已成為陝西省重點打造的支柱產業。

2024年,陝西汽車產量175.4萬輛,躋身全國汽車產業第一梯隊﹔汽車產業鏈總產值突破4400億元,省內綜合配套率提升至57%。

2025年上半年,陝西汽車產量94.28萬輛,同比增長25.18%﹔乘用車(新能源)產業鏈和商用車(重卡)產業鏈合計實現產值3169.44億元,佔全省34條產業鏈總產值的27.66%。

“陝西汽車產量逐年增長,新能源汽車產量更是連創新高、穩居全國前列,呈現出量質齊升的良好態勢。”陝西省工信廳汽車工業處處長杜軍國說。

(責編:王麗、鄧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