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啟動推進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專項行動
到2027年,全市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課程覆蓋率70%以上

8月5日,為進一步深化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創新應用,推動人才培養模式變革,提升教育治理能力,西安市教育局發布《西安市推進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專項行動方案(2025—2027年)》。
按照《行動方案》,2025年起,西安市逐步開展多學科融合的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課程,創建一批高質量典型應用場景,構建全市人工智能教育基礎支撐、師資建設、協同發展的大中小學一體化推進機制。到2027年,全市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課程覆蓋率70%以上,基本形成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態。
《行動方案》指出,西安市將開展六項重點任務,包括優化人工智能教育基礎環境體系、構建人工智能教育課程體系、建設人工智能教育師資體系、完善學生人工智能素養提升體系、建立人工智能教育資源均衡體系、創新人工智能教育場景應用體系。
《行動方案》要求,全市要積極建設人工智能教育實驗室,升級智慧教育基礎環境,開設人工智能通識課程,建設特色人工智能課程。從2025年秋季學期開始,全市中小學探索開展人工智能教育課程,每學年不少於8個課時﹔引導鼓勵創新課堂教學方式,利用智能助學、智能助教等智能體探索未來課堂新場景﹔依托西安市智慧教育大平台,鼓勵學校採用人工智能技術,形成學生數字成長畫像,推動教育從規模化向精准化、個性化轉變。
西安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西安推進人工智能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構建“國家級人工智能通識課+本土人工智能特色課”資源體系,鼓勵組建“人工智能教育城鄉共同體”﹔打造100所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實驗學校,遴選推廣100個“人工智能+教育”創新應用典型案例。
西安市教育局要求全市各級教育管理部門要深入推進教育評價改革,探索基於人工智能模型和大數據的學校綜合評價,制定校本評價體系﹔強化評價結果運用,鼓勵將人工智能素養納入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將評價結果用於改進教育教學實踐。(記者 郭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