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人民網看陝西

端穩能源“飯碗” 老油田交出“新答卷”

人民網記者 孫挺
2025年08月06日15:44 | 來源:人民網-陝西頻道
小字號

“通過精細注水技術,我們的年產油量從3.9萬噸提高到目前的13.2萬噸。”

走進位於延安市安塞區的延長油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延長油田”)杏子川採油廠郝家坪注水項目區,一條條管道正將水流輸送至大地深處。這不是普通的水管,而是延長油田杏子川採油廠的“油田生命線”。

為什麼要注水?

“油田投入開發后,隨著開採時間增長,油層本身的能量將不斷地被消耗,導致油井產量大大減少。為了彌補原油產出后所造成的地下虧空,我們通過注水向油層補充能量,保持地層壓力,實現油田的高產穩產。”延長油田杏子川採油廠總地質師張金良給出了解釋。

過去,油田要靠打新井來維持產量穩定,投資大且資源品味逐年下降。從2015年開始,延長油田成立注水開發指揮部,先后啟動四輪“三年注水大會戰”,不斷夯實油田穩產增產基礎。

延長油田杏子川採油廠郝家坪注水項目區,工作人員在巡檢井場。人民網記者 孫挺攝

延長油田杏子川採油廠郝家坪注水項目區,工作人員在巡檢井場。人民網記者 孫挺攝

2015年以來,杏子川採油廠郝家坪注水項目區先后轉注111口、注水井補孔措施63口,壓高井治理65口,分層注水31口,日產原油由97噸提高到目前的410噸,單井日產量從注水項目區成立前的0.31噸增加到目前的1.32噸。“2025年,杏子川採油廠的原油計劃目標是88.5萬噸,按目前的運行情況,產量能達到90萬噸以上。”張金良告訴記者。

作為原油開採效率的重要指標,杏子川採油廠郝家坪注水項目區的自然遞減率也由2015年的6.8%下降到如今的-3.3%,老油田煥發了新活力。

“通過注水,每降低1個百分點的自然遞減率,就相當於當年增產13萬噸原油,可以少打井600口,節約近10億元投資。”杏子川採油廠注水管理辦公室主任梅艷說。

要想把石油採出,往往要靠水來驅動,可低滲透油藏的儲層岩石像磨刀石一樣致密堅硬,往往導致水注不進去,油採不出來,而CCUS技術的出現,恰好為破解這一難題提供了新思路。

在杏子川採油廠化38注氣站CCUS項目現場,三個巨型儲罐格外惹眼。“CCUS技術就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這幾個專用儲氣罐,每個可儲存500噸二氧化碳。”延長油田杏子川採油廠廠長劉力鵬說。

“我們把從榆林煤化公司捕集來的二氧化碳注入地下油藏,當二氧化碳與原油混合后,原油的黏性會減弱,流動性變得更強,可以更容易地將藏在岩層縫隙的原油‘驅趕’出來。同時,還能將二氧化碳封存在地下,實現減碳固碳。”劉力鵬介紹。

延長油田杏子川採油廠化38注氣站CCUS項目區的二氧化碳儲罐。人民網記者 孫挺攝

延長油田杏子川採油廠化38注氣站CCUS項目區的二氧化碳儲罐。人民網記者 孫挺攝

據測算,杏子川採油廠化38注氣站的二氧化碳注入規模已達到每年36萬噸,相當於每年植樹324萬棵,可節約水資源108萬立方米,提高原油採收率8.1個百分點,有力推動了能源產業綠色低碳轉型。

延長油田杏子川採油廠化38注氣站CCUS項目區,工作人員在巡檢注氣設備。人民網記者 孫挺攝

延長油田杏子川採油廠化38注氣站CCUS項目區,工作人員在巡檢注氣設備。人民網記者 孫挺攝

“二氧化碳的捕集運輸成本低也是我們的優勢。”劉力鵬說。目前,延長石油在陝北地區擁有4個煤化工園區和13個低滲致密油田,油氣煤資源共處一地,已建成的榆林煤化公司捕集二氧化碳成本為每噸105元,輸送距離小於150公裡。同時,延長油田地處鄂爾多斯盆地,地質構造簡單、地層穩定、斷層不發育,是二氧化碳封存的理想場所。

除此之外,杏子川採油廠還加快布局新興產業,構建風電光伏多能互補體系,推進“CCUS+新能源”項目,在CCUS項目區建成1500千瓦風能和2500千瓦光伏發電項目,年發電600萬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3420噸。

近年來,延長油田持續做強傳統油氣、壯大新能源、創新儲能技術。如何端牢能源飯碗?老油田交出了“新答卷”。

(責編:王麗、鄧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