窯洞裡的“健康小屋”

7月4日上午,陝西省榆林市吳堡縣郭家溝鎮楊家溝村的村醫王飛燕,正在村裡的“窯洞醫院”為76歲的村民楊鳳才測量血壓,旁邊的一孔窯洞裡,幾位老人正圍坐在智能健康檢測一體機前檢查身體狀況。
村醫王飛燕正在給楊鳳才拔罐祛濕。董軍輝攝
“以前有啥問題都要跑到縣醫院,現在村裡就能查血壓、血糖,還能做艾灸、按摩,真是方便多了!”楊鳳才笑著說。
這一幕,正是吳堡縣依托窯洞資源打造醫養結合點,推動慢性病管理“不出村”的生動縮影。
閑置窯洞變身“健康小屋”
楊家溝村曾是典型的“空心村”,大量青壯年外出務工,留守老人慢性病管理難題突出。2024年,吳堡縣民政局牽頭整合衛健、財政等部門資源,投入專項資金50多萬元,通過盤活舊村委、學校等公共閑置資產,將楊家溝村的12孔閑置窯洞改造為“農村互助幸福院”,內設健康小屋、理療室、餐廳等功能區,配備智能檢測一體機、理療床等設備,並制定了《吳堡縣農村互助幸福院管理辦法》,明確設施建設標准和運營規范。
“村民刷身份証即可完成血壓、血糖、心電圖等20余項檢查,數據實時上傳至縣健康管理平台,還能遠程連線市裡的專家會診。”王飛燕說。
目前,吳堡縣已在20個村(社區)建成“健康小屋”,惠及4500余名老年人。
“智慧村醫”守護健康防線
“多虧張醫生每月上門,我的血壓現在基本控制穩定了。”寇家塬鎮橫溝村村民李逢喜感激地對記者說。
通過創新“衛生院+村衛生室+幸福院”醫養模式,吳堡縣建立了村醫駐點服務機制,目前,全縣110個農村幸福院實現了“一村一醫”全覆蓋。村醫每月對重點慢性病患者上門服務不少於2次,服務時長與績效考核挂鉤,2024年累計開展慢性病隨訪1.2萬人次。
科技手段為農村養老注入新動能。吳堡縣還投入專項資金搭建“系統+終端+老人+服務”的智慧養老大數據平台,整合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實現健康數據實時監測與應急響應,如運用智能手環具備的跌倒報警、心率監測等功能,為老人提供貼身守候。
為保障養老服務可持續,吳堡縣於2024年出台了《農村互助幸福院開展星級評定工作實施方案》,同時投入142.6萬元完成367戶適老化改造,為267名特殊困難老人提供上門護理。
“下一步,我們還將推動幾個社區食堂建設投用,持續完善城鄉適老化改造,讓更多老人實現‘小病不出村,養老有尊嚴’。”吳堡縣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夕陽西下,楊家溝村的窯洞前,老人們圍坐在一起吃飯、聊天,笑聲久久不散。(李志強、董軍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