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

汩汩清水潤良田

——陝西夏灌一線見聞

2025年06月20日08:47 | 來源:陝西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汩汩清水潤良田

6月16日15時,室外溫度35攝氏度。

記者走進陝西省交口抽渭灌區渠首一級抽水站的泵房,一陣陣熱氣扑面而來。

因為有10台抽水機組在滿負荷工作,泵房裡的溫度比室外高好幾攝氏度。

陝西省交口抽渭灌溉中心渠首站機電組組長王宇航跟同事剛巡查回來,隨便擦了一把臉上的汗,就趕緊開始寫巡查記錄。

做完記錄,歇了不到10分鐘,他跟同事又開始新一輪巡查。

“最近是夏灌關鍵時期,我們的機組滿負荷運轉。我們1小時就要去巡查一次,檢查抽水機組的電機溫度、水泵的運行狀況、進水前池的水位等,還有電氣設備監測的電壓、電流等參數和指標。”王宇航說。

同一時間,在渭南市臨渭區下邽鎮甘庄村七組的葡萄園裡,看著汩汩清水淌進自家果園,村民任剛利的眉頭舒展開了。

“這水來得真及時!”任剛利說,“最近是葡萄生長膨大的關鍵期,水及時到位,產量和質量才有保証。”

為做好夏灌工作,陝西省交口抽渭灌區及時開機,細化供水方案,努力做到水資源精准調配,開展精准范圍、精准對象、精准時段、精准措施的科學化供水服務。

6月2日渠首開機引水﹔6月5日田市二級站7台抽水機組全開﹔6月8日渠首滿負荷運行,引水流量快速攀升……當前渠首抽水33.4立方米每秒,日灌地2.8萬畝,灌區夏種玉米灌溉面積接近80%,有力保障了今年秋糧播種和經濟作物增收。

眼下正值農作物生長黃金期,玉米出苗、果樹膨果使得需水量增加。陝西各大灌區主動出擊,全力抓好夏灌工作,為作物送上“及時水”。

6月16日,在涇陽縣橋底村的田地裡,水順著筆直的水渠在田間蔓延開來,種糧大戶宋黑牛穿梭在田間,忙著疏通溝渠、引水灌溉。

“最近天氣炎熱,玉米播種了就得澆水,要不出不了苗。”宋黑牛說。

不遠處,陝西省涇惠渠總干渠十三斗斗長葛新江扛著鐵鍬沿著引水渠來回巡查,不時停下腳步用鐵鍬在田間鼓搗,讓才種下的玉米種子“喝”上“發苗水”。

灌溉用水高峰期,如何保障用水?精准調度、高效調度是最有效的辦法。

在陝西省涇惠渠灌區調度中心,工作人員正緊盯智慧大屏,實時監測相關數據。調度中心依托灌區大數據平台,及時捕捉涇惠渠各個測點的實時水情、閘門的瞬時水位、供水統計等數據,為水資源調度提供數據支撐。

“夏灌期間,我們科學研判當前墒情、水情,密切關注河源來水,優化水資源調度,堅持河庫渠聯調聯控機制,開動一切水利設施,最大限度保障灌溉用水需求。”省涇惠渠灌溉中心灌溉處處長楊新利說。

目前,灌區夏收夏種已全部完成。為做好當前秋糧的出苗保苗工作,灌區加強土壤墒情監測,科學指導田間灌溉工作,實行輪灌和集中灌溉。同時,灌區工作人員加強對各級渠系、工程設施、水庫泵站機電設備的巡查巡檢,確保夏灌大流量引水工程安全。

6月17日,蒲城縣孫鎮潘庄村四組村民張躍進早早來到自家地頭,接到了夏播之后的“第一口水”。

張躍進所在區域屬於渭南市東雷二期抽黃工程管理中心的灌溉范圍。該中心主要承擔大荔、蒲城、富平、臨渭4縣(區)126.5萬畝耕地灌溉任務。

當前正值灌區夏收夏播的關鍵時期,連日來,渭南市東雷二期抽黃工程管理中心各級泵站開足馬力提水灌溉。

因今年降雨較少,面對河源水不足的問題,渭南市東雷二期抽黃工程管理中心加強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和調配,採取吊出攔沙疊梁等措施,有效增大進水量。

“我們調配中心密切關注夏收進展,適時調整運行規模,務求最大程度滿足灌區群眾用水需求。同時,引導廣大群眾盡量避開高峰期用水。”渭南市東雷二期抽黃工程管理中心灌溉科副科長武軍說。

為更加科學、均衡地配置水資源,渭南市東雷抽黃灌區綜合應用衛星遙感、無人機低空遙感等技術開展農業干旱遙感監測分析,促進農業生產提質增效。

“灌區通過公共平台降水數據、氣象墒情自動監測站點數據等,分析氣象情況,並通過數字孿生平台,對接入的實時氣象、水情、農情等信息進行分析、比對、計算等,動態監測分析田塊需水情況,更加精准地送水。”渭南市東雷抽黃工程管理中心灌溉科負責人馬曉濤說。

目前,該灌區斗口引水流量19.3立方米每秒,每日可為2萬余畝農田及時“解渴”。

“目前,全省夏灌工作已開始,各灌區應積極推進灌溉用水精細化管理,合理制定用水計劃,科學調配水源,全力保障灌溉用水。”陝西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說。(記者 徐穎 許奧博)

(責編:賈凱璐、李志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