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漢陰:發展蠶桑產業 鋪就鄉村振興幸福路
近年來,陝西省安康市漢陰縣搶抓蠶桑絲綢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機遇,大力發展蠶桑養殖,推動蠶桑產業健康持續發展,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
近日,漢陰縣平梁鎮興隆佳苑社區蠶種場的聯合制種車間內,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工人們身著整潔的工作服,戴著口罩和手套,小心翼翼地從蠶簸箕中挑選出健康的雄蛾和雌蛾開始拆對繁育。
“興隆佳苑蠶桑合作社經過我們技術人員的指導,今年春蠶生產產量高、質量好,第一批生產5000公斤,全年計劃生產4萬公斤蠶繭,生產6萬張蠶種,產值300多萬元,這批蠶種將銷售到浙江巴貝集團,為合作社秋季養殖打下堅實的基礎。”安康市蠶種場有限公司農藝師吳興美說。
興隆佳苑的蠶桑產業不僅帶動了合作社集體經濟發展,還為周邊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許多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增加家庭收入。
“我們每年都來打工,一天能掙百十塊錢呢。”務工工人劉正芳說。
為確保蠶繭產量和質量,興隆佳苑蠶桑養殖合作社,與安康市蠶種廠簽訂種蠶養殖長期合作協議,實行訂單生產、蠶繭保底回收,穩定蠶桑資產經營收益,並派駐6名技術員駐社區指導養蠶和制種,嚴格把控每一個生產環節。
截至目前,該合作社共發展1500畝蠶桑產業園,新建成21個標准化養蠶室、1個自動化養蠶室、1個蠶種加工廠、智慧化小蠶共育室一處,推行工廠化多批次連續循環養蠶,帶動社區群眾致富增收。
“興隆佳苑蠶桑合作社從興桑、養蠶、制種形成全產業鏈發展,全年預計產值200萬元,目前社區有200多人在產業園勞動就業,每年發放勞務工資140多萬元。”漢陰縣發改局派駐興隆佳苑社區第一書記栗豐勇說。
這兩天,漢陰縣鐵佛寺鎮四合村經濟合作社的小蠶養育室裡,工人們正熟練地從蠶簇上摘下一個個白生生、圓滾滾的蠶繭,輕輕放入盆子中。
“我們合作社今年預計養蠶四批次,目前售賣了第一批次90張紙,預計今年可養蠶200張紙,按照目前的市場價,今年可以為合作社帶來50萬元左右的收入。”漢陰縣鐵佛寺鎮四合村黨支部書記汪輝說。
與此同時,在錦漢蠶絲被廠蠶繭收購點,工人們正在將從四合村經濟合作社收購回來的蠶繭拉回廠裡,村合作社與漢陰縣佳鄉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簽訂長期訂單,既保障銷路,又節約了運輸成本。
“這兩天我們正在收購第一批的蠶繭,今年預計收購蠶繭3萬余斤,用來生產蠶絲被、絲巾、睡衣等絲織品。”漢陰縣佳鄉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許安全說。
從“一片桑葉”到“一粒蠶繭”,近年來,漢陰縣大力發展蠶桑產業,建立健全蠶桑全產業鏈機制,實現蠶桑產業高質量發展,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
截至目前,漢陰縣現有桑園面積2.25萬畝,計劃全年養蠶18600張左右,蠶繭產量達820噸,蠶繭產值有望突破4500萬元。(來源:漢陰融媒 賀珍珍 熊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