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跨越時空的精神對話
——中國奧運冠軍走進延安

|
侯志慧(前排左一)在指導小運動員練習舉重動作。 |
“延安精神激勵我不斷前進,讓我在訓練中更有毅力、頑強拼搏。”站在寶塔山下,國家游泳隊運動員、巴黎奧運會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冠軍孫佳俊表達著自己的心聲。
近日,由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體育總局共同主辦的“決勝巴黎·綻放奧運——奧運冠軍面對面”巡回宣講陝西站活動在延安舉行。巴黎奧運會冠軍侯志慧、劉宇坤、孫佳俊、肖雁寧來到中國革命聖地。在這裡,奧運冠軍向群眾特別是青年學子傳遞著中華體育精神,也深切感悟著延安精神的磅礡力量。
“聽到‘延安’,我的腦海中就會不由自主地浮現出連綿的黃土高坡、錯落的窯洞,還有那獵獵作響的紅色旗幟。”在延安中學的宣講中,國家舉重隊運動員、巴黎奧運會女子49公斤級冠軍侯志慧說,與老師和同學們交流,自己很激動,也有點緊張,思緒仿佛回到了奧運會賽場。
誕生於1938年8月的延安中學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中學,具有光輝歷史和優良革命傳統。在這裡,4位奧運冠軍受到了現場師生的熱烈歡迎。他們還穿上羊皮襖,與演員們敲起歡快的安塞腰鼓。
“小時候,爺爺經常坐在熱炕上,給我講延安的革命故事。長大后,延安精神同樣激勵著我在比賽訓練中艱苦奮斗,不斷地向金牌沖擊。”國家射擊隊運動員、巴黎奧運會步槍男子50米三姿冠軍劉宇坤是陝西人。回到家鄉,“老陝”感慨尤深。他說,奧運奪金與時代、與國運密不可分,運動員取得的成績,有汗水、有奮斗,也不能忘記身處的小家庭和大時代。
“希望咱陝西娃學好真本事,傳承延安精神,為家鄉爭光!”劉宇坤寄語家鄉學子。
在延安體育運動學校的訓練館裡,舉重、摔跤、拳擊、跆拳道等小運動員正練得熱火朝天。看到奧運冠軍走進來,十幾個練習舉重的女孩圍住了侯志慧。
“侯志慧姐姐,我練舉重兩年了,挺舉時總是二次曲臂伸,不知道該怎麼辦。”小運動員苗紫姍問道。
看了小運動員的挺舉動作,侯志慧說,挺舉時要用全身的力量,手臂要放鬆。“來,我們再試一次,不要著急,慢慢來。”
幾次一對一的指導下來,孩子們從起初的拘謹慢慢變得放鬆,眼神裡透出光芒。一顆顆拼搏的種子,悄悄種進了她們心裡。
孫佳俊在宣講中回憶起6歲開始練習游泳的時光。“與很多奧運冠軍、世界冠軍不同,由於我天賦有限,成績一般,他們很早就萌發的夢想,並沒有在我心裡發芽。”他坦言,自己並不是天賦型運動員,為了實現“游得更快”的目標,隻能用勤奮來補。
從2018年青奧會嶄露頭角,到巴黎奧運會站上最高領獎台,孫佳俊對於使命與責任有了更清晰的認知。他寄語青年學子說,在成長過程中,不免會遇到挑戰和困難,一定要堅定地走下去,成為閃閃發光的自己,成為讓祖國和人民為之驕傲的自己。
此次巡回宣講活動中,奧運健兒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與延安群眾特別是青少年面對面交流。與此同時,他們也在這裡感受到了延安精神的力量,從這片紅色熱土中收獲了新的感動和啟發。
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劉國永表示,寶塔山下、延河之濱,曾留下許多革命戰爭年代的紅色體育故事,為人們所傳頌。如今,奧運健兒來到這片紅色沃土,將弘揚中華體育精神與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延安精神有機融合,為加快建設體育強國貢獻力量。
“這次延安之行,我感受到了很多生動又熱血的故事。未來,我會繼續繼承發揚延安精神,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加堅定的信念投入體育事業中去。”花樣游泳運動員、巴黎奧運會花游集體項目冠軍肖雁寧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