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境內最北的朱鹮棲息地迎來喜訊——
“榆林籍”朱鹮產下今年首枚卵

3月19日,陝西境內最北的朱鹮棲息地——榆林橫山朱鹮人工繁育和野化放飛試驗基地內,生態監測屏驟然亮起紅色信號,編號為116的朱鹮雌鳥成功產下今年第一枚卵。這標志朱鹮正式邁入孵化季。
這枚凝聚著生命希望的卵,外殼呈淺青色,重量不足80克。按照正常的孵化周期,預計在未來1個月左右,一隻可愛的朱鹮幼鳥將破殼而出。
基地孵化人員郝振斌難掩內心的激動,他說:“去年率先產卵的就是編號為116的朱鹮,最終成功孵化出3隻朱鹮寶寶。今年開春以來,氣溫起伏較大,我們一直密切關注朱鹮的情況,目前朱鹮的繁殖狀況一切平穩。”
每年2月至6月,是被譽為“東方寶石”的朱鹮的繁殖期。為確保朱鹮卵成功孵化和幼鳥健康成長,基地工作人員利用先進的監測設備,24小時監測孵化環境的溫度、濕度等參數,確保各項條件符合朱鹮孵化要求。同時,為待產和育雛的朱鹮提供充足的食物和營養補充,保障它們的體能。
據了解,2023年10月,朱鹮首次被引入榆林橫山。自落地這片土地后,這些珍貴的鳥兒便迅速適應了當地環境,憑借頑強的生命力,成功突破了跨緯度和高寒地區帶來的重重挑戰,順利完成了越冬、產卵、孵化、育雛等環節。該基地已創造多項令人矚目的成績——“突破朱鹮單體產卵紀錄”“突破高緯度人工繁育成功紀錄”“突破首次引入地孵化成活數量紀錄”。截至目前,這裡已成功繁育出10隻朱鹮。
榆林市橫山區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張玉說:“朱鹮對生態環境要求極高,它們能在榆林橫山順利繁衍,說明這裡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
“接下來,我們將嚴格按照科學流程開展各項工作,密切監測朱鹮卵的孵化狀態,全方位保障孵化環境的穩定。我們期待有更多朱鹮寶寶破殼而出,進一步壯大朱鹮種群,持續為地區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態環境建設注入新的活力。”橫山朱鹮人工繁育和野化放飛試驗基地負責人方偉告訴記者。(記者 王晨曦 通訊員 韓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