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

期待每座城都有宜人氣質(評論員觀察)

孟繁哲
2025年01月20日08:4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今天的大城小市,以各種不同的氣質擊中人們內心的某種期待,讓人留在這裡奮斗拼搏,生發出歸屬感和主人翁意識

於城市而言,獨特的人文底蘊,是鮮明印記,更是寶貴資源。統籌兼顧城市更新與文脈保護,把這份“家底”的潛力充分發揮出來,更多城市將書寫好人文經濟學的新篇章

變動不居的時代,一座城,靠什麼留住人的身和心?

也許是秋日胡同中的鴿哨聲,也許是一座對所有人敞開懷抱的圖書館,也許是抬眼望見美麗的城市天際線,也許是繁忙的地鐵口和廣場上傳來的悠揚琴聲……今天的大城小市,以各種不同的氣質擊中人們內心的某種期待,讓人留在這裡奮斗拼搏,生發出歸屬感和主人翁意識。

城市欣欣向榮,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直觀體現,也是人們改善生活的重要依托。不久前發布的《中國城市繁榮活力評估報告2024》顯示,無論特大城市還是中小城市,基本活力總體呈增加態勢﹔東北城市人口佔全國總人口比重自2020年以來首次增長。大城市的輻射力、吸引力依然顯著。

新時期的城鎮化,更加注重以人為本。從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到見縫插針建設口袋公園,從推出流動便民集市,到設置惠農公交專線,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讓更多人與城“雙向奔赴”的故事不斷上演。

城市之美不僅在樓宇,宜居品質蘊藏在細節中。北京印發建設花園城市的專項規劃,構建5000公裡以上的各級綠道網絡,推進265條重要道路林蔭化建設,讓群眾更好享受“抬頭就是綠蔭”的生活﹔上海閔行區舉辦“城市家具”創意設計大賽,激蕩美化公共空間的金點子,讓人們回家路上的風景更美、更溫馨﹔河北雄安新區“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后再開工建設”,實現5分鐘可達幼兒園、老人活動中心,10分鐘可達小學、社區衛生站。從大局著眼,於細節著手,宜居城市便會更加可感。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城市的吸引力,往往在於文化的獨特性。今天,許多“小而美”的城市,正在收獲流量,聚起人氣,讓遠道而來的人驚艷,讓生長於斯的人安心。甘肅天水的麻辣滾燙,山東淄博的夜市煙火,新疆阿勒泰的人文風情……持續涌現的網紅城市,以特色吸引眼球,用口碑積累人氣。於城市而言,獨特的人文底蘊,是鮮明印記,更是寶貴資源。統籌兼顧城市更新與文脈保護,把這份“家底”的潛力充分發揮出來,更多城市將書寫好人文經濟學的新篇章。

既宜居,也宜業,城市的生命力才會持久。江蘇丹陽,一個人口不到100萬的城市,既是全國百強縣,也是宜居宜業城市。“綠富美”從何而來?既做強特色產業,發展成為佔世界產量50%的眼鏡生產重鎮,又做優“城市畫廊”,打造運河邊的詩畫江南,努力探索產城人融合的最佳結合點。不斷完善城市功能、夯實產業根基、豐富文化生活,無論城市大小,都能打造出更高品質的生活空間,塑造出更宜人的精神氣質。

生活多姿,時代多彩。更智慧、更綠色、更開放、更包容,現代化進程中的中國城市千姿百態、各美其美。漫步大街小巷,不難發現,許多城市的格局越來越開闊,細節越來越飽滿,服務越來越便捷,對人的尊重與關懷愈加彰顯。

回望過去,我國經歷了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2024年末,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67.00%,比上年末提高0.84個百分點。在這樣的時代洪流中,堅持“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這一理念,帶動千千萬萬個你我向前奔跑、向上生長。未來系於當下,未來就在腳下,我們的城市將更宜居,我們的家園將更溫暖。

《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20日 05 版)

(責編:鄒星、魏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