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

寶雞:用紅色資源持續“圈粉” 

2024年08月20日09:19 | 來源:陝西日報
小字號

8月8日,寶雞高新第二小學學生在長樂塬抗戰工業遺址研學。

8月8日,寶雞高新第二小學學生在長樂塬抗戰工業遺址研學。

8月7日,游客在扶眉戰役紀念館參觀。

8月7日,游客在扶眉戰役紀念館參觀。

暑期,紅色旅游火爆。寶雞依托紅色資源打造的長樂塬抗戰工業遺址、扶眉戰役紀念館、紅光溝航天精神文化區等持續“圈粉”。游客在享受文旅大餐的同時,追尋紅色記憶、汲取奮進力量,體驗別樣的紅色之旅。

感受工業文明魅力

近期,長樂塬抗戰工業遺址迎來研學熱。

學生來到這裡,感受紅色旅游的魅力。昔日的廠房、鏽跡斑斑的老機器、14攝氏度的窯洞車間,帶給學生不一樣的體驗。他們充滿好奇地探索每一個角落,感受歷史的厚重和工業文明的魅力,了解先輩的奮斗歷程,感受革命精神。

“窯洞車間太令人震撼了。很難想象,在抗戰時期,先輩們是如何修建起這樣一座龐大的窯洞車間的。在這裡,我可以更直觀地感受到當時生活的艱苦。”8月8日,寶雞高新第二小學學生張景軒說。

長樂塬抗戰工業遺址原是寶雞申新第四紡織廠所在地,位於寶雞市金台區。抗戰時期,申新第四紡織廠從漢口遷至寶雞。長樂塬抗戰工業遺址現存申福新辦公大樓、窯洞車間及薄殼車間,是國內保存最完整的抗戰工業遺跡。

“為了抵御日軍的轟炸,窯洞車間於1940年開始挖掘,共挖掘窯洞24孔,全長1.75公裡。窯洞車間建成后,寶雞申新第四紡織廠把大型紡織設備和1.2萬枚紗錠置於洞內加緊生產,有力地支援了抗戰。”長樂塬抗戰工業遺址講解員李一彤說。

走到“萬枚紗錠進窯洞”展區,游客不禁發出“哇”的驚嘆聲。“這是我們採用數萬枚紗錠制作的裝置藝術,每一枚紗錠都代表著一名工人,意在突出勞動人民的力量。”李一彤說。

“我們通過走訪老工人、史學家以及在檔案館查閱史料等方式,提煉了火車頭發電、自建煤礦、自主研發設備等近百個長樂塬的抗戰小故事。如今,長樂塬抗戰工業遺址已經成為寶雞工業文化研學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寶雞紅色文化旅游新名片。”長樂塬抗戰工業遺址負責人李娜說。

近年來,寶雞市高度重視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探索出“文化+工業+景區”新模式,打造了寶成鐵路文化體驗館、紅光溝航天精神文化區等一批新地標,在保護工業遺存的同時,更好傳承紅色基因。

尋訪紅色美麗鄉村

走進郭何村,濃厚的紅色文化氛圍、身臨其境的英雄故事體驗,讓人深受觸動。

“我們村是扶眉戰役紀念館所在地,也是紅色美麗村庄。村上以紅色革命故事為主軸,繪制50余幅扶眉戰役革命故事牆畫,成功創建了一條全長1公裡的紅色文化示范街。”郭何村黨支部書記趙恩強說。

“參觀完扶眉戰役紀念館,剛好來附近的村子裡逛逛。這裡紅色氣息濃郁,一幅幅生動的牆畫仿佛帶著我們走進了那個熱血激昂的時代。”游客鄧菊紅說。

英雄故事感染著每一位游客,也讓紅色理念深植於郭何村的每一位村民心中。

“現在村民吃穿不愁,開始追求更好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們村建了紅色書屋,時不時會有村民過來看書、借書。”趙恩強說。

寶雞市鳳翔區陳村鎮紫荊村因紫荊山而得名,紅色資源豐富,是屈家山西北野戰軍司令部舊址所在地。

“我們依托豐富的紅色資源,先后建設了紅色革命舊址廣場、紅色走廊和配套公共基礎設施,形成多條研學旅游線路。”紫荊村黨總支部書記李利平說。

目前,紫荊村已成為紅色旅游名村、特色產業新村、文化產業強村,村集體經濟進一步壯大,走出了一條以紅色文化助力鄉村振興的文旅融合特色路。

在寶雞,紅色旅游的快速發展,推動了革命文物的保護利用,促進了紅色教育功能的發揮,取得了良好的綜合效益。寶雞豐富的紅色資源成為廣大游客傳承紅色文化的生動課堂和重要陣地。

激發紅色旅游活力

“我們現在看到的扶眉戰役紀念碑高19.49米,象征著扶眉戰役在1949年取得勝利。紀念碑南面雕刻有‘扶眉戰役烈士永垂不朽’幾個大字。”8月7日,扶眉戰役紀念館講解員任芳向游客介紹。

這是任芳從事講解工作的第7個年頭,單次全程講解需要近2個小時。日復一日的講解在別人看來很枯燥,但任芳對自己的工作飽含熱情。

“我就是眉縣人。小時候,爺爺經常給我講扶眉戰役的故事。現在,除了講解工作,我還負責幫烈士尋親。在這個過程中,許多讓人敬佩、感動的事跡影響著我,我也從中汲取力量。”任芳說。

為了滿足游客的參觀需求,讓更多人走進紅色紀念館,扶眉戰役紀念館在暑期延長了開放時間。

“我們在暑假、寒假招募培養小小講解員,引導青少年傳播正能量,讓他們講述英烈事跡,從小在內心深植愛國主義火種,當好接班人。”扶眉戰役紀念館副館長舒春艷說。

“我們生活,我們學習,我們生活學習在培黎。紡織制革,鋼鐵機器,工業技術都具備,求知生產不相離……”在位於鳳縣的中國工合運動紀念地,由鳳縣雙石鋪小學學生翻唱的《鳳縣雙石鋪培黎工藝學校校歌》循環播放,吸引著游客。

2018年面向游客開放以來,中國工合運動紀念地依托鳳縣深厚的紅色文化資源,不斷挖掘歷史文化、革命文化,持續加強文物保護利用,綜合運用文物展示、實景復原等多種手段帶領觀眾追尋紅色記憶。

“鳳縣紅色資源豐富。我們將以紅色文化為載體,將革命紅色文化、山水綠色資源融入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革命文物保護利用事業高質量發展,建設西北重要的紅色旅游目的地。”鳳縣文化館副館長趙棟說。

一個個紅色印記訴說著崢嶸歲月,一批批游客來到這裡追尋紅色足跡。近年來,依托革命紀念館、黨史館、革命遺址遺存遺跡等紅色資源,寶雞市持續挖掘紅色文化內涵,豐富旅游產品體系,研發精品線路,深化區域合作,不斷打造更多紅色旅游品牌。(李靜茹文/圖)

(責編:孫挺、魏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