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深入推進“三項改革” 2.5萬余項科技成果實現轉化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王麗攝
人民網西安8月17日電(王麗)8月16日,陝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陝西省教育廳副廳長何玉麒,西北工業大學(以下簡稱西工大)副校長張開富,陝西省教育廳科技處處長朱曉冬介紹陝西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相關情況。
記者在發布會現場了解到,近年來,陝西省以“三項改革”為點火器持續放大秦創原建設效能,推動9.3萬余項科技成果實行單列管理,2.5萬余項科技成果實現轉化,576人憑借轉化貢獻晉升了職稱。
張開富介紹,2020年以來,西工大充分釋放“三項改革”紅利,學校將292項專利技術作價4.91億元,作價投資金額連續三年排名全國高校前十,有20余項關鍵核心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轉化專利700多件,新增成果轉化參股企業50多家,吸引社會資本超20億,在陝先后培育了上市企業4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家,有12家企業成為省市“鏈主”企業。同時,通過股權轉讓回收現金超24億元,貢獻稅收超4億元。他表示,通過機構改革,學校首創了科技成果從知識產權形態到形成股權發展壯大的貫通式一體化管理模式,由大學科技園管理知識產權從產生到處置到轉化的全過程。大學科技園通過打造專業化技術經理人隊伍,建設概念驗証中心、小試中試基地等,實現技術、平台、服務三條鏈路的貫通。
在發布會上,朱曉冬介紹了陝西省屬高校在科技成果轉化中形成的好模式好方法。例如,西安交通大學堅持打開“圍牆”辦大學,大力實施“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創新工程,與202家龍頭領軍企業簽署共建聯合研究院(中心)協議,建立77個校企深度融合創新聯合體,構建創新港智慧學鎮新形態,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示范區,探索形成了“一校一港”模式﹔西安理工大學創新打造“投資+孵化”的科轉模式,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形成“研究院+公司”全鏈條成果轉化創新模式,陝西科技大學堅持校地校企融合發展等。
2021年3月,陝西啟動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建設,旨在打破科創成果轉化過程中的堵點、難點,加速釋放陝西省創新勢能。據統計,自秦創原建設以來,陝西全省高校簽訂技術合同4.9萬余項,成交金額255億元、年均增長率超40%﹔科研人員創辦科技企業800余家,超半數落地秦創原“總窗口”。2023年中國高校專利轉讓排行榜中,陝西省上榜高校數量8所,位居全國第4。
何玉麒表示,在秦創原建設和“三項改革”牽引下,陝西持續優化完善科技成果轉化鏈路,加速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我們著力打造高校三級技術經理人隊伍,遴選省級高校技術經理人108名,指導65所高校組建了860人的校級技術經理人隊伍,鼓勵引導科研項目團隊設立科轉專員723人,開展高校技術轉移專業培訓。”
下一步,陝西省教育廳將以深化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為牽引,深入推進教育綜合改革、科技體制改革、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加強有組織的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更好服務國家和區域發展。依托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推動科研范式和組織模式變革,強化校企協同創新能力建設,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高校力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