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疏結合實現“人機共舞”(人民時評)
應用不等於濫用。合理善用,才能實現“人機共舞”。對學術寫作而言,AI理應是“助手”,而非“替身”,更不應淪為學術不端的“幫凶”
近期,許多高校發布論文寫作規范時,對人工智能(AI)的應用設定了明確規則,禁止利用AI實施學術不端行為,並規定了AI生成內容檢測、學生自查自糾、教師專項指導等配套機制。這些舉措,有利於規范AI的應用,確保學生自主完成論文。
在學術寫作中,AI的“雙刃劍”效應尤為明顯。一方面,AI根據指令進行“跨領域、跨語言、跨體裁”的信息整合,可以在資料整理、圖表制作、語法檢查等方面完成大量簡單、初步、重復性的工作,也有助於激發靈感創意、拓展視野思路,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學術研究的效率和質量。另一方面,面對專業學術問題,AI的“作答”時常“不走心”“不靠譜”,存在無中生有、張冠李戴、倒果為因等錯誤。“一鍵生成”的文章,大多存在千篇一律、言之無物等問題。更為嚴重的是,這也容易誘發剽竊和侵權等亂象,背離學術研究的宗旨,干擾誤導后續研究工作,甚至引發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等方面的風險隱患。放任AI學術寫作野蠻生長,將會助長投機取巧、惰於思考的風氣,導致學術精神、研究能力、教育質量的滑坡。
面對AI浪潮,應該與時俱進、擁抱變化,也需要揚長避短、興利除弊。應用不等於濫用。合理善用,才能實現“人機共舞”。對學術寫作而言,AI理應是“助手”,而非“替身”,更不應淪為學術不端的“幫凶”。可以用它來查漏補缺、提高效率,但絕不能用來捉刀代筆、造假作弊﹔可以用它來做簡單重復的事,但絕不能把創意、想象和邏輯的建構也全都讓渡給AI。
有鑒於此,對論文寫作使用AI應該加強監管,採取有堵有疏的平衡之道。有學者建言,學生在人工智能輔助學習的過程中應當追求“可解釋性”,比如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出的文字、圖片、視頻等,不能是任憑AI隨機生成的東西,而是學生經過思考和主動學習的結果。一些高校和期刊規定AI生成內容在學術作品中的比例上限,反對完全依靠AI來確定寫作思路、完成作品關鍵部分。這些具體要求,在清晰厘定AI學術寫作邊界方面不失為有益探索。在嚴禁代寫、堵住風險的基礎上著力規范應用,體現了平衡包容、精准治理的思維,有利於兼顧發展和安全、活力與秩序。
當前,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人機交互邁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隨著“人機共舞”不斷涌現更多可能性,新的規則和范式理應未雨綢繆。相信,在堵疏結合、完善規范的思路下,“AI向善、學術向好”的良性循環將得以形成。“人”的領舞和“機”的伴舞,將會更加和諧、更為精彩。
《 人民日報 》( 2024年05月29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