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人民網看陝西

行進中國 創新陝西︱巡河護秦嶺,“猛禽”有多猛?

人民網“行進中國”陝西調研採訪團
2024年05月14日13:57 | 來源:人民網-陝西頻道
小字號

“猛禽”無人機有多“猛”?

“續航可達500公裡以上”“可在零下30攝氏度進行巡檢巡查”——這是來自研究中心的回答。

“猛禽”在秦嶺河道開展環水保巡查作業。受訪對象供圖。

“猛禽”在秦嶺河道開展環水保巡查作業。受訪對象供圖

走出“猛禽”實驗室,步入160公裡以外的秦巴群山,引漢濟渭三河口水利樞紐如明珠點翠。一駕無人機“嗖”一聲“旱地拔蔥”,向著河道口飛去,“猛禽”開始了當天的環水保巡查作業。“好家伙,最快一天能沿著河道巡查兩趟!以前我們4個人一輛車,一個月才能巡查一次。”做了一輩子“看水人”的王光俊“猛夸”一番。

“猛禽”在秦嶺腹地巡查河道。受訪對象供圖。

“猛禽”在秦嶺腹地巡查河道。受訪對象供圖

160公裡!一端是“猛禽”在秦嶺腹地的實際作業區,隻見它忽高忽低地輾轉騰挪著機身,精准測量著大壩、山體,以及河道整體的相關數據。另一端,架在西咸新區灃西新城西部雲谷裡,連接著引漢濟渭工程1:1的數字孿生系統。這條“看不見”的線將虛實場景精准連接起來。“我們此刻在這個虛擬系統的畫面中,所控制的任何東西,在另一端的實體場景裡有反應。反過來,實體場景裡的東西發生變化,在虛擬場景裡也得有相應呈現。”工作人員向人民網“行進中國”陝西調研採訪團介紹。隻見他用鼠標點著虛擬場景中的不同位置,“猛禽”也在實景中拍攝著相應的河道、山體位置。

引漢濟渭三河口大壩數字孿生平台。受訪對象供圖。

引漢濟渭三河口大壩數字孿生平台。受訪對象供圖

在虛實聯動的演示裡,透過“猛禽”的鏡頭,但見秦嶺褶皺蜿蜒。不禁讓記者感嘆:如此復雜的地形,普通的無人機根本無法滿足超長距離的飛行作業,如何保障工程建設與后續安全運行管理?

“猛禽”給出了答案。

在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的幫助下,陝西引漢濟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和西安交通大學張錦英教授團隊合作,利用石墨烯穩定包覆固態儲氫技術,使無人機飛行作業時間大大提升。“未來,‘猛禽’還可以在零下30攝氏度無續航衰減作業,可適用於高原低溫、復雜地形,完成特定環境下的巡檢巡查、應急投放,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國內現有無人機在高寒地區的應用短板。”陝西引漢濟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項目技術負責人李旭洋介紹說。如今,氫動力無人直升機已經成為引漢濟渭工程“氫能源水陸空一體化無人智能監檢測體系”的重要設備。而“猛禽”系列無人機已經在陝西西安、漢中、安康和吉林長春、琿春等地水利工程建設、水利設施管理領域裡實現應用。(楊義 趙艷紅 馬盛楠 翁奇羽 吳超 王麗 金慧慧 葛泰佚 李志強 白鴿)

(責編:孫挺、魏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