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陝西

華山:賞奇險風光 傳千年文脈

太白山:山水入畫來 詩意共遠方

2024年05月05日07:45 | 來源:陝西日報
小字號

華山又稱“西岳”,雅稱“太華山”,南接秦嶺,北瞰黃渭,東、西、南、北、中五座高峰雄渾聳立,36座小峰羅列於前,虎踞龍盤,素有“奇險天下第一山”的美譽。

“山崖絕壁仿佛刀劈斧鑿而成,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4月28日,在華山東峰,看到四面如削、斷崖千尺的壯觀景色,來自山東的游客趙觀激動地說。

華山乃“一石成一岳”,奇險峻秀,美景天成。

“華山是由一整塊巨大花崗岩構成的,在縱橫河流的切割活動以及長年累月的風化剝蝕中,形成了如今四壁陡立奇險的(高山)斷壁懸崖花崗岩地貌景觀。”華山景區管委會工作人員王創告訴記者。

華山令人感嘆的不只是奇險。

數千年來,華山景區眾多千姿百態的奇峰峭嶺和幽谷險道,不斷激發著歷代文人墨客的文思靈感。文學大家對此向來不吝筆墨,以華山為題的詩詞歌賦在歷史上更是卷帙浩繁。

順著“自古華山一條路”拾級而上,沿途絕壁奇石上的摩崖石刻,引得游客驚嘆不已。

“看到這些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石刻,仿佛能夠穿越時空,與古人對話,聆聽他們的心聲。”游客張敏說。

這些摩崖石刻內容廣泛豐富,既有歌頌祖國大好河山、表達愛國之情的,也有贊美華山雄奇險峻自然景觀的,還有記錄和感懷重大歷史事件以及反映各個時期思想文化的……從書體來看,楷、行、草、隸、篆兼備。

“華山是我國名山中石刻最多的山之一,被稱為‘空中書法藝術走廊’。”王創說。

“華山摩崖石刻現存石刻640余則,有年可考約300則,自戰國時期秦昭王令工匠施鉤梯登華山起,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西岳廟文物管理處工作人員張振介紹,華山摩崖石刻多為名家手筆,書法精美,是不可再生的藝術珍品,有著豐富的歷史內涵和珍貴的史料價值。

這些出自不同年代、由不同民族文字雕刻的摩崖石刻,年代之久遠、規模之宏大、數量之眾多、字體演變之繁復、藝術價值之高,堪稱中國書法藝術寶庫。

為保護華山摩崖石刻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近年來,華山景區管委會多次開展石刻普查,記錄石刻保存現狀,同時每隔兩年聘請專業施工隊伍對景區石刻進行刷漆保護。

2023年,華山景區管委會聯合西岳廟文物管理處、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等單位組成專題調研團隊,開展華山摩崖石刻全面保護調查研究工作。

工作開展以來,調研團隊廣泛查閱《華陰縣志》《華山志》及現有摩崖石刻研究文獻搜集相關基礎資料,實地走訪秀峰村、三集村、仙峪口村、華山村等周邊村落村民,了解掌握華山摩崖石刻相關的人文歷史故事和保護狀況,同時對石刻的尺寸、傾角傾向、方位、所處位置經緯度及海拔等數據進行採集,進一步記錄了華山石刻的具體分布位置及保存現狀。

“現場調查的同時,我們對石刻進行統一標號,記錄書體、雕刻方式、經緯坐標、海拔朝向、詳細位置描述等數據,為每一則石刻建立了電子信息檔案,並且附上了石刻背后的歷史故事和文化價值。”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輔導員雷茂林告訴記者,“我們還建立了病害信息照片庫,詳細記錄了病害情況,為后期開展針對性保護提供翔實資料。”

截至目前,調研團隊已經完成640余處石刻測繪記錄工作,其中新發現了約50處未被收錄過的石刻,完成了已測繪採集石刻數據的歸納整理以及電子信息檔案監理工作。

“華山摩崖石刻作為華山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所蘊含的文化遺產價值,與華山的自然遺產價值交相輝映,形成了人文與自然‘天人合一’的獨特景觀,對彰顯華山人文魅力、闡釋文化內涵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雷茂林說。

華山,這座巍峨聳立的大山,不僅以奇險的自然風光聞名遐邇,還以其內容豐富、珍貴精美的摩崖石刻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千年文脈。這裡的每一座山峰,每一道峽谷,都留存著古老的傳說和故事。這些文化瑰寶,如同深埋的寶藏,正等待著人們深入挖掘與細致研究,以領略其無盡的魅力。

(劉坤)

秦嶺山脈是我國南北的分水嶺、中華民族的“父親山”。秦嶺主峰太白山,是中國大陸青藏高原以東的第一高峰。“詩仙”李白曾描述太白山:“太白何蒼蒼,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裡,邈爾與世絕。”

4月29日,記者走進陝西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看到山下百花開放,山中郁郁蔥蔥,山頂白雪皚皚。“五一”假期臨近,已有不少游客來此游玩。

“真是太神奇了!太白山以其高、寒、險和神秘的特點聞名於世。此次前來,我見識到了太白山多變的天氣。就在不久前,山頂還在下雪,等我們下來后,又是萬裡晴空。”來自廣東的游客張曉斌說。

太白山保留了世界上最完整、最廣袤的第四紀冰川活動遺跡,海拔2800米以上的部分,有著獨具特色的冰川地貌景觀,被譽為“第四紀冰川遺跡博物館”,有很高的科考價值。

這裡是大自然的生態寶庫。太白山的獨特自然環境孕育了多種多樣的生物種群,是天然的物種基因庫。這裡有動物302種、植物1900多種,種類繁多,起源古老。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太白山旅游區有著獨特的資源稟賦,如何變資源優勢為發展優勢,變旅游資源為經濟效益?近年來,太白山旅游區進行了一系列探索。

“我們的旅游業態已經發生了喜人的變化。以前,游客基本是在山上旅游觀光,而且大多數是省內游客。如今,我們能聽到來自五湖四海的腔調,山下的休閑度假區成為游客的新寵。”太白山旅游區管委會宣傳營銷中心黨支部書記梁超說。

山上看景、山下泡湯。憑借冰雪溫泉旅游的火爆出圈,太白山旅游區在冬季也交出滿意答卷。今年春節假期,太白山旅游區接待游客18.16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4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4.7%、25.3%。

梁超介紹,太白山腳下地熱溫泉儲量豐富,井口水溫高達73攝氏度,溫泉水富含對人體有益的27種礦物成分和微量元素。據記載,隋文帝楊堅曾在此建“鳳泉宮”作為避暑洗浴之地,唐玄宗李隆基曾三臨此地並賜名“鳳泉湯”。

“我們的酒店坐落於太白山腳下,是園林式溫泉酒店,有73個湯池,全部使用直排水,為游客提供一流的體驗。今年春節期間,我們接待游客2500人次。”太白山御龍灣溫泉度假酒店執行總經理彭智慧說。

太白山旅游區管委會主任張新林介紹,當前,隨著文旅融合不斷深化,假日經濟持續火爆,太白山旅游區中高端酒店、民宿一房難求,唐鎮·瑞斯麗溫泉度假酒店、麒麟府溫泉度假酒店建成運營,成為旅游新標杆。

李白在《蜀道難》中描述太白山:“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如今,隨著交通工具的發展進步,登頂太白山不再是一件難事。

“隨著眉太高速公路通車,鄠周眉高速公路、關中環線、310國道等交通項目的建設,眉縣的交通樞紐地位將更加凸顯,南來北往的人來我們太白山旅游區將更便捷。”眉縣縣委書記王繼萍說。

酒香也怕巷子深,太白山旅游區正在加速“走出去”。4月16日,2024寶雞文化旅游宣傳營銷暨太白山旅游景區(蘭州)推介會在甘肅蘭州舉行,正式拉開了中國旅游名城寶雞今年全國邀客的大幕。

在推介會上,太白山御龍灣溫泉度假酒店和蘭州多家旅行社達成合作意向。“在‘五一’假期后,我們將接待一批來自蘭州的游客。錯峰旅游能讓游客以更優惠的價格,享受到更優質的服務。”彭智慧說。(梁少飛)

(責編:鄒星、魏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