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陝西

一磚一瓦傳文脈 古跡遺址綻芳華

2024年04月18日08:33 | 來源:陝西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一磚一瓦傳文脈 古跡遺址綻芳華

4月11日,游客在西安城牆上觀看唐長安城示意圖。王志輝攝

西安城牆(4月17日攝)。蒲茜攝

  4月18日是國際古跡遺址日。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確定今年國際古跡遺址日的主題是“《威尼斯憲章》60周年與時代挑戰”。《威尼斯憲章》即《國際古跡保護與修復憲章》,是國際古跡遺址保護領域重要的文件之一,為應對文化遺產面臨的各種威脅挑戰提供了行動方向。

  古跡遺址屬於不可移動文物,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和科學藝術價值。古跡遺址的保護和管理,歷來是我省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年來,陝西持續做好古跡遺址的保護、研究和開發工作,推動古跡遺址的保護與利用。近日,記者走訪了我省數個具有代表性的古跡遺址,進一步了解其考古、保護、開發情況。穿越時光、融入當下,我省的古跡遺址正以獨特的魅力和價值煥發出新的光輝。

  千年古墓的修繕歷程

  不是張騫通西域,安得佳種自西來?悠揚的駝鈴聲中,一支支駝隊馱著茶葉、瓷器、藥材前往西域,一支支駝隊又馱著毛毯、玉器、珠寶來到中原。2000多年前,西漢使臣張騫持節西行,完成“鑿空之旅”,開辟了絲綢之路。

  4月3日,甲辰(2024)年祭祀古絲綢之路開拓者張騫大典在漢中市城固縣張騫紀念館舉行。200余名嘉賓出席活動,共同紀念絲綢之路的偉大開拓者張騫。

  公元前114年,張騫逝世,葬於漢中市城固縣。張騫墓的修繕工作,可以追溯到抗戰時期。1938年5月,國立西北聯合大學歷史系成立考古隊,對張騫墓進行整理發掘。

  4月10日,記者來到張騫紀念館,跟隨宣教部講解員李萌的腳步,了解張騫墓的整修歷程。“抗戰時期,張騫墓受暴雨沖刷,東側有一空洞,墓前石虎已露出。由於村民對考古隊的工作不甚清楚,因此,整理發掘工作受到不小的阻撓。村民了解整理發掘的重要性后,就不再阻攔,甚至有張騫后人自願幫助考古隊完成修葺工作。”李萌告訴記者。

  在國立西北聯合大學考古隊與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張騫墓得以保存下來。

  新中國成立以來,張騫紀念館經歷了多次擴建,張騫墓在政府的支持下多次修繕。目前,張騫紀念館已建立環境、氣象、地質、水文等專項監測體系。

  “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石虎上的監測裝置。”李萌指著眼前的機器介紹,“這兩個儀器可以對石虎表面的溫度、濕度進行實時監測。除此以外,石虎旁邊的儀器可以監測當前的風向、大氣壓強,工作人員根據儀器收集的數據可以實時判斷石虎的基本情況。”

  據悉,張騫紀念館的工作人員還利用無人機和人工巡邏相結合的方式,對張騫墓本體、附屬文物及遺產區和緩沖區進行監測。截至目前,張騫墓周邊無工礦企業、無環境污染,遺產區內植被綠化率達70%,遺產本體及附屬文物保存環境較好。

  張騫紀念館積極利用館內資源,宣揚張騫偉大事跡。張騫紀念館副館長方芳表示:“近年來,我們通過沙盤、視頻、圖文、文物等對張騫生平事跡進行展覽,讓觀眾通過各種形式了解張騫。在共建‘一帶一路’的背景下,傳承和弘揚張騫的精神尤為重要。”

  擦亮城市的文化名片

  4月11日,陽光洒在古老的西安城牆上,讓斑駁的歷史痕跡更加清晰。城牆之上,巍峨的角樓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千年古都的輝煌與滄桑。

  西安城牆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牆之一。西安城牆作為西安耀眼的城市名片,已成為游客來陝的熱門打卡地。

  對於“城牆守護者”們而言,時時擦亮西安城牆這一城市名片尤為不易。在濕陷性黃土地區,因長時間的降水,雨水會滲透地表,造成黃土下陷。上部建筑就會產生下沉,出現凹陷。如何在不破壞城牆的基礎上,准確探測出牆體是否會有土體運動,成為擺在西安城牆管委會面前的重要課題。

  西安城牆保護基金會副秘書長朱媛介紹:“我們持續探索城牆保護手段,積極引進先進科技助力城牆保護。例如,在部分地鐵線路建設中,我們進行了持續監測。我們進行數據分析,和地鐵運行部門保持溝通,一旦震動影響到城牆,監測人員就能立刻向相關部門反饋。為減輕地下水對城牆的影響,我們還在環城公園內設立24個地下水位觀測井。從目前地下水位觀測的情況來看,護城河的防滲效果是非常好的。”

  目前,西安城牆管委會經過持續的探索與實踐,秉持最小干預原則,逐步構建起具有系統性、科學性,富有特色的預防性保護體系。近年的保護實踐成果表明,基於預防性保護理念的遺產保護體系,為實現遺址保護“宏觀可控制、變化可監測、風險可預知、保護可提前、活動可管控”的管理目標提供了有力保障。

  穿過西安城牆,沿著雁塔路南下,遠遠地就能看見高聳的大雁塔。一千多年來,這座展現大唐雄風、盛唐氣象的標志性建筑一直庄嚴聳立著。如今,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游客前來觀光。

  大雁塔塔基高4米、面積達2100平方米,塔身總高度為64.7米。沿著塔內盤旋的木質樓梯,可上至7層。

  本體的變形沉降監測是大雁塔遺產保護工作的關鍵,每年都會由專業機構負責。監測機構形成專業的報告,通過數據對比分析,及時研判塔體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最近一次監測報告表明,大雁塔本體的變形、沉降數據與以往對比變化不大,大雁塔處於安全穩定狀態。

  大遺址保護的典型示范

  2023年11月29日,石峁博物館正式開館。千年城址在歲月的侵蝕中展現出往昔崢嶸,散落的陶器在風雨洗禮中拼湊出遠古的記憶。作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重點研究的四大都邑性遺址之一,石峁遺址被譽為“石破天驚”的重要考古發現。

  記者來到石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登上外城城牆北部東門遺址展示區,放眼望去是無邊的黃土。這裡是石峁古城的制高點,被譽為“華夏第一門”。穿過東門遺址,高70米的平頂金字塔形的皇城台躍然眼前,極具視覺沖擊力。南護牆牆面上還鑲嵌著不少精美的石雕,無聲訴說著掩藏在石縫裡的華夏文明。

  近年來,當地政府及文物工作者投入了更多力量進行石峁遺址本體保護工作,先后實施的外城東門遺址搶險加固支護工程、外城東門遺址保護展示臨時考古大棚、皇城台南側護坡(上段)加固保護工程、外城東門東南角台及城牆與皇城台南側(下段)護坡加固保護工程,有效改善了石峁遺址保存狀況。如今,石峁遺址文物本體保護管理和環境整治力度不斷加強,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穩步推進。

  我省被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的大遺址共18處54個點。大遺址是我省文化遺產中最具有特點和最具有優勢的一類文物資源,無論是數量還是等級,都位居全國前列。在陝西,周、秦、漢、唐的遺址很多,以周豐鎬、秦阿房宮、漢長安城和唐大明宮等為標志的都城遺址,以秦、漢、唐三朝帝陵為代表的陵園遺址,都具有標志性意義。

  在大遺址保護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我省統籌保護和發展,強化大遺址保護,提升大遺址管理能力,深入挖掘大遺址價值,有效利用大遺址保護成果,建設出一批大遺址保護的典型示范。

  4月10日,春和景明,草長鶯飛,漢長安城未央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內聚集了不少踏青游玩的群眾。他們在草地上露營野餐,享受春日時光。自2017年入選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以來,漢長安城大遺址保護的工作人員不斷探索遺址的活化利用,探索出更多文旅融合的新方式。漢長安城未央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成為集歷史遺址、自然景觀、休閑娛樂、研學基地於一體的文旅景區。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4月11日,上巳節,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內人潮涌動,踏春賞花、煮茶品茗、國風互動、泛舟巡游,儼然一幅引人入勝的唐宮春宴游園圖。作為大遺址保護的先行者,大明宮見証了融遺址保護與旅游景區為一體的“大遺址”保護理念的成功,深刻傳達了文脈相承的重要性與中華文明薪火相傳的意義。

  ……

  一磚一瓦傳文脈,古跡遺址綻芳華。從古老的宮殿到滄桑的城牆,從精美的碑文到獨特的建筑,古跡遺址無聲地訴說著過去的風雲變幻和人民的智慧與勤勞,滋養著如今的中華兒女,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高人民生產生活水平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年來,一系列文件相繼出台,一大批新部署新要求落實落地,一項項針對性舉措應運而生,我省古跡遺址保護利用的各項保障更加有力,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步履鏗鏘。

  省文物局局長賈強說:“回顧2023年,黃帝陵環境整治、秦始皇陵保護展示、西安碑林博物館改擴建工程有序推進,石峁、統萬城、乾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成開放……今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要秉持‘大文物’理念,以全面系統整體保護實現各類文物應保盡保,在賡續傳承中華文脈上作出新貢獻。”(孫亞婷 王志輝)

(責編:鄒星、魏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