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陝西

科技還原北周帝王面貌

——聚焦北周高等級墓葬考古研究新成果

2024年04月17日08:44 | 來源:陝西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科技還原北周帝王面貌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日發布北周武帝宇文邕墓和北周開國皇帝宇文覺墓的考古發現及研究成果:証實北周帝陵的分布位置,復原了北周武帝的面貌,揭開了他死亡的真相。

本次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為確認北周的喪葬制度、生活習俗等,提供了重要線索和資料,體現了傳統考古與科技分析的深度融合,也是陝西省研究機構與高校深化多學科、跨學科合作的成功實踐。

帝陵位置確定 位於咸陽洪瀆原

北周是中國歷史上承上啟下的重要王朝之一。北朝后期,宇文泰憑借家族和自身的影響力,成為關中鮮卑集團的主持者,建立西魏北周政權。北周宇文氏政權為全國大一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993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陽陳馬村意外發現了一座北周高等級墓葬。出土的文字材料顯示,墓主人為北周武帝宇文邕。2022年,考古工作者在配合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項目供油工程機場油庫建設項目中,發現了北周開國皇帝宇文覺的陵墓。兩陵墓相距約7.8千米。

文獻記載,北周共有6座帝陵,分別是文帝成陵、孝閔帝靜陵、明帝昭陵、武帝孝陵、宣帝定陵和靜帝恭陵。除文帝成陵外,其余5座帝陵的位置文獻並無記載。孝陵和宇文儉墓等北周皇室成員墓葬在咸陽洪瀆原發現之后,考古工作者傾向於認為北周帝陵位於洪瀆原。

4月7日,記者採訪了曾參與北周武帝孝陵考古發掘的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張建林。“我們在咸陽陳馬村北周墓發現了墓志、金璽、綠釉熏爐等文物。墓志顯示,墓主為北周第三位皇帝——武帝宇文邕及其武德皇后阿史那氏。因此,我們認定此處便是北周孝陵。”張建林說。

孝陵並未發現封土、陵寢建筑等設施,符合宇文邕生活較為節儉的特點。墓葬地下部分由斜坡墓道、5個天井、5個過洞、4個壁龕及甬道、土洞式單墓室組成,坐北向南,全長68.4米。墓葬被多次盜掘,但武帝棺槨裡仍有金套管、玉珠、石灰枕、鐵棺環等,武德皇后棺槨裡有金花瓣、珍珠、微型坐佛等金步搖殘件。考古人員在后龕發現木箱朽痕,鎏金銅剪刀、鎏金銅鑷子、鎏金銅耳勺、銅構件、銅夾片、銅花、綠釉熏爐、漆盒等文物。武德皇后金璽和墓志為公安機關收繳,原應分別位於甬道、墓室。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館員趙佔銳介紹,2022年發掘的北賀村北周墓(靜陵)位於咸陽市北賀村。靜陵磚封門位於甬道中部,墓室頂部應為較平的穹隆狀,平面近方形,底部以灰色、紅色的條磚錯縫平鋪。四壁殘存很薄的白灰面,底部有紅色寬邊欄,白灰面直接涂繪於生土墓壁上,脫落嚴重。考古人員在墓室西北部填土內清理出大量料珠、玉塊殘塊,墓室東北部出土鎏金銅劍首,推測原有佩劍、玉組佩隨葬。墓室北部填土內有木屑、人骨,考古人員判斷葬具為木棺,橫置在北壁下。墓葬內出土的隨葬器物以各類陶俑為主,墓志置於墓室入口東側。

復原北周生活 武帝死於砷中毒

北周武帝宇文邕在位期間,大舉實行軍政改革,統一中國北方,促進民族融合。公元578年,36歲的北周武帝突發惡疾而亡,其死因一直備受關注。

對武帝遺骸樣本中33種微量元素進行分析后,研究團隊發現,其體內砷、硼、銻的含量顯著高於同時期古代平民和貴族的平均水平。“人骨不同部位的代謝速率不同。由於樣本都採自武帝遺骨的股骨部位,說明這些元素是在長期飲食中累積在骨骼中的。”復旦大學副教授文少卿介紹。

在武帝生活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上層人士服用道家丹藥,以求滋補長生。丹藥是不同晶體形式的無機化合物,由多種礦物經高溫燒制提煉而成,在中國有兩千多年的使用歷史。《周禮·天官篇》和《抱朴子內篇》等道家典籍均記載,不同丹藥的成分雖有所差別,但大多有雄黃與礬石。

“分析顯示,武帝遺骸樣本與隋唐時期貴族郭嗣本的體內元素組成最為接近。根據文獻記載,郭嗣本有長期服食丹藥的習慣,甚至接受過皇帝的御賜丹藥。”文少卿說。

據史料記載,公元575年至578年,武帝數次發病,“癘氣內蒸,身瘡外發”“身生癩瘡,惡疾而死”。這反映出其病痛以皮膚病為代表特征,符合慢性砷中毒的病理表現。由於慢性砷中毒,病人的皮膚上會出現彌漫性或局限性的色素沉著和病變,並導致皮膚血管發生變化,四肢出現疼痛和紅腫。在武帝的股骨上,研究團隊發現了一塊黑色色素沉積區域。他們推測,這可能是砷中毒后,局部皮膚病變引起的骨髓壞死導致的。

文少卿介紹,研究團隊綜合運用生物考古和歷史學等多學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對公元6世紀都城長安身份明確、有史料記載的8例核心貴族階層人類骨骼、9例關中地區平民人類骨骼和3例家養動物骨骼進行了碳、氮穩定同位素分析。結果顯示,大多數貴族的飲食習慣與蒙古高原游牧人群的飲食習慣趨於一致,平民飲食則傾向於與華北平原等農耕區的人口趨於一致。對北周武帝和阿史那皇后遺骸的碳、氮穩定同位素分析研究表明,生於蒙古草原的阿史那皇后,在定居北周都城長安后,享受了與故鄉一樣甚至更好的、以畜牧產品為主的飲食。

古基因組分析 顯示民族融合

北周武帝為鮮卑族。鮮卑人群的起源研究是歷史學和人類學領域的重要課題。通過分析武帝基因組,研究團隊從遺傳學角度揭示了武帝及其家族的族源,對研究鮮卑人群的起源意義重大。

通過遺傳學分析,研究團隊發現,武帝與古代契丹人、黑水靺鞨人以及現代達斡爾人、蒙古人存在遺傳關系,並估計武帝血統有六成源於古代黑龍江流域的東北亞人群,三成源於古代黃河流域的農業人群。“武帝家族譜系表明,他的祖母王氏可能是北方漢人,所以,武帝三成的古代黃河流域的農業人群血統極可能是鮮卑皇族與漢人貴族長期通婚的結果。”文少卿說。

整合分析已發表的鮮卑人基因組數據后,研究團隊發現,鮮卑人群至少有60%的主要血統來源於黑龍江流域的古東北亞人群。同時,不同地理區域的鮮卑人內部存在一定的遺傳差異,這種差異很可能是鮮卑人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與周邊人群長期通婚融合的結果。這一發現為南北朝時期貴族之間“胡漢融合”找到了直接証據,對於中古時期通過民族融合形成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意義重大。

此外,本次研究中,研究團隊以顱骨CT掃描技術對武帝進行了初步面貌復原。通過分析控制頭發、皮膚和瞳孔色素相關的基因位點后,研究團隊認為“武帝是黑色頭發、黃色皮膚和棕色眼睛,符合典型的東北亞、東亞人長相”。

突厥木杆可汗之女武德皇后阿史那氏的生物學樣本是追溯突厥源流的重要材料。關於突厥阿史那部的祖源,學界有三個假說。一是匈奴之后在歐亞大陸東北亞起源﹔二是在歐亞大陸西部起源,可能在西海之右,甚至有些說法認為西海是地中海﹔三是東西混合說,即在中國西北地區由東西方人群混合而成。

文少卿指出:“我們測得的數據明確了突厥阿史那部起源於歐亞大陸東北亞,即今天的中國東北到俄羅斯貝加爾湖區域,否定了歐亞大陸西部起源說和多重起源說。另外,阿史那氏與鐵器時代以后的通古斯語(阿爾泰語系的三大語族之一)和蒙古語游牧人共享更多的基因,如柔然人、鮮卑人、契丹人、黑水靺鞨人,與其他古突厥人有顯著的遺傳差異,顯示了突厥汗國內部的多重來源。突厥阿史那部對現代突厥語人群的遺傳貢獻非常有限,再次確定了突厥語為文化傳播模式,而非人群擴張模式。”(趙茁軼 張琪悅 實習生 趙含玥 王悅)

(責編:鄒星、魏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