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陝西

“三項改革”釋放強勁動能

2024年04月09日08:37 | 來源:陝西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三項改革”釋放強勁動能

陝西抓住科技成果轉化關鍵環節,創新推廣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技術轉移人才評價和職稱評定、橫向科研項目結余經費出資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試點,打通科技成果“變現生金”的通道。近日,記者在西安石油大學採訪了多個科研團隊,挖掘創新一線的生動故事。

在“三項改革”各項政策的支持下,西安石油大學多個科研團隊把創新技術從實驗室帶到了石油化工生產一線,服務國家能源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嚴正國科研團隊攻克了油氣井可視化測井系列技術壁壘,為油氣測井裝上了“眼睛”。李飛科研團隊聚焦定向鑽井亟需的關鍵技術,研發出定向鑽井高端儀器裝備。宋彩利科研團隊依托多年積澱的技術優勢,為油氣井等嚴苛環境下的作業插上了智慧化的“翅膀”。

他們均在秦創原總窗口創辦了企業,帶著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了生產線。

解繩子 為創新“撐腰”

今年3月,嚴正國創辦的西安正源井像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簽下了一筆出口訂單。團隊自主研發的VideoLog可視化測井技術及裝備將走出國門,服務共建“一帶一路”。據了解,這是我國首套可視化測井技術及裝備“走出去”。

長期以來,嚴正國致力於油井可視化檢測設備的研究。他帶領團隊成功研發出VideoLog可視化測井技術及裝備,並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

“這是一種用於油氣井井下問題診斷的耐高溫、耐高壓的油氣井可視化檢測裝備,可將流暢的彩色視頻圖像通過測井電纜實時傳輸到地面,就像為油氣測井裝上了‘眼睛’。”4月1日,嚴正國接受採訪時介紹。

石油行業技術准入門檻高、技術要求高。新技術走向應用要闖過一個又一個難關。嚴正國帶領團隊長期堅守在生產應用一線,對產品進行了數十項重大改進,產生了一大批創新成果,使得VideoLog可視化測井技術始終保持領先水平。

隨著“三項改革”試點工作的開展,VideoLog可視化測井技術的應用領域也不斷擴展。

2021年,以國家深化全面創新改革為契機,陝西在包括西安石油大學在內的5所高校開展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試點工作。2022年3月,在試點探索的基礎上,陝西在全省推進省屬綜合類、理工類高等院校實施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試點。

緊抓政策機遇,西安石油大學制定了《西安石油大學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實施方案(試行)》,為加速成果轉移轉化提供了政策保障,並開通了科技成果落地的綠色通道。

經過“三項改革”專場路演活動的推介,嚴正國團隊與中國石油集團測井有限公司等單位簽約合作,科技成果轉化駛入快車道。同時,憑借成果轉化工作中的突出成就,嚴正國成功評上了教授。

目前,VideoLog可視化測井技術已在大慶油田、長慶油田、西南致密氣及大港油田四大油田中成功應用,並逐步在全國各油田擴大應用規模。

在嚴正國看來,科技硬實力是科技成果通往市場最好的通行証,而為創新“撐腰”的政策是科研人員闖市場的最大底氣。“我們將堅持研發,使VideoLog可視化測井技術始終保持領先,提高井下作業效率,為油氣田增產作出貢獻。”嚴正國表示。

通路子 為創新“搭台”

這段時間,李飛團隊捷報頻傳。

今年初,西安石油大學“中國海油測井與定向重點鑽井實驗室—定向鑽井分室”與中海油服共同研發的璇璣675型“指向式”旋轉導向儀器取得重大技術突破,成功完成實鑽試驗,各項試驗指標均達到預期標准要求。

作為“中國海油測井與定向重點鑽井實驗室—定向鑽井分室”主任,李飛帶領團隊瞄准行業制高點,攻克了多項關鍵技術難題,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旋轉動態“指向式”旋轉導向裝備——675型“指向式”旋轉導向樣機。

今年一季度,李飛創辦的成果轉化企業實現了盈利。

李飛是一名引進人才。2018年,懷揣報國理想,他加入西安石油大學。聚焦石油工程領域最前沿、最高端的技術裝備——旋轉導向鑽井系統的關鍵技術研發,李飛帶領團隊攻克了耐高溫、強震動、高沖擊下高可靠性電路系統以及井下智能化設計的系列難題,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鐵鑽工扭矩測控及數據分析系統。

“掌握的技術能為行業帶來什麼?如何才能讓技術創造更大的價值?……”在李飛看來,技術隻有真正應用在生產線、實現產業化才能產生價值。但是,高校教師創辦企業會不會被人說“不務正業”?如果轉化失敗了,存不存在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場地從哪裡來?資金從哪裡來?……面對科技成果轉化中的種種問題,他曾經望而卻步。

“三項改革”逐步解開了束縛創新的“細繩子”。政策“鬆綁”的同時,陝西聚焦“不敢轉”“不會轉”,建立“1+N”線上線下常態化路演機制,探索先使用后付費、先投后股、以演代評、盡職免責等創新舉措,多措並舉打通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通道,為成果轉化加油加力。

在參加“三項改革”專場路演活動后,李飛團隊得到“春種基金”100萬元的融資支持,在秦創原總窗口創辦了陝西智鑽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注於鑽工自動化扭矩測控及數據分析。之后,李飛團隊又先后獲評秦創原“科學家+工程師”團隊,並獲得了“三項改革”以演代評項目的支持。

如今,李飛團隊的技術正在各大油田推廣應用,企業發展也步入正軌。“我十分幸運地享受到了‘三項改革’政策的紅利,相信我們的技術可以在深地勘探中大有作為。”李飛表示。

加點力 為創新“鼓勁”

在西安石油大學計算機學院從事教學工作30余年的宋彩利,從來都沒想過自己還能創辦公司,並且憑借成果轉化評上了教授。

在西安石油大學,宋彩利一直以“技術好”被很多科研團隊熟知。很多從事技術開發的科研人員都認識宋彩利,遇到計算機相關的技術問題總請她幫忙。

“我為很多團隊提供過技術服務,也得到了他們的認可。”宋彩利介紹,“但是我沒有專利,也沒想過自己能創辦企業。”

“根據‘三項改革’政策精神,我們堅持以調動科研人員創新積極性、提升成果轉化的參與度、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構建有利於科技創新與科技成果轉化的長效機制為導向,結合學校特點出台了一系列舉措。”曾擔任西安石油大學科技處副處長的孫會珠介紹,為了發揮學科優勢、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西安石油大學賦予科技成果完成人(團隊)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10年以上長期使用權,約定了科技成果完成人(團隊)與學校的收益分配比例,明確了轉化收益比例等具體問題。

這些措施為科研人員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宋彩利十分幸運地獲得了專有技術使用權,並依托多年積澱的關鍵技術,獲得“春種基金”的投資,於2021年11月在秦創原總窗口創辦科技企業。

自己創辦公司與為別人提供技術服務不一樣,宋彩利開始思考如何用她擅長的技術更好地助推產業轉型升級。數智一體化工程、自動化生產線、工業機器人……宋彩利帶領團隊不斷拓展技術應用場景。

在這個過程中,“科學家”和“工程師”的聯手,為團隊成果落地應用加了把勁。

為了加速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應用場,陝西創新校企長效合作支持機制,支持企業聯合高校院所組建省級“科學家+工程師”隊伍700支。

“我們這個團隊由擅長技術攻關的‘科學家’和熟悉生產的‘工程師’組成,在產業一線協力攻關,解決智能控制、數據分析等工業信息化中的關鍵問題。”宋彩利介紹。

目前,該團隊的技術服務於多個油氣田的數智一體化平台建設。“我們將持續攻關,加快封裝機器人的制造研發,使其早日應用於高溫、高壓等環境下的封裝工作,為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作出貢獻。”宋彩利表示。(張梅)

(責編:鄒星、魏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