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

有力有效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2024年03月10日09:09 | 來源:陝西日報
小字號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不懈夯實農業基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不懈抓好“三農”工作,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循序漸進、久久為功,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階段性成果。

如何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有力有效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全國兩會上,來自陝西的代表委員們積極建言獻策,共繪鄉村振興新圖景。

把“中國飯碗”端得更牢

保障糧食安全始終是國計民生的頭等大事。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必須踐行好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始終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用專業知識守護好老百姓的‘飯碗田’,是我最大的心願。”全國人大代表、西北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朱曉麗表示,污水灌溉、垃圾堆放、工業廢渣堆放、大氣污染物隨雨雪降入土壤等導致的土壤污染,都是她關注的問題。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我們要把‘中國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裝更多更好的中國糧。因此今年全國兩會,我非常關注農業生態環境領域的話題,也針對土壤污染生態修復、土壤質量提升以及進一步完善高標准農田建設等話題提交了相關建議。”朱曉麗說。

“我國80%的礦產資源分布在西北地區。西部地區礦產資源優勢突出,但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影響,土壤修復示范開展較晚,大面積治理推進較為緩慢。”朱曉麗建議,應加快建立西部農田土壤綠色修復示范區,進行大面積推廣示范,提高糧食產量和安全性,才能最大程度守好“飯碗田”。

除了土壤修復和質量提升,高標准農田建設也是朱曉麗重點關注的方向。她說,去年自己提出關於加大農田建設資金投入、加強耕地質量建設等建議,得到了相關部門的重視,但高標准農田建設仍存在不少缺口。對此,朱曉麗建議,應加強針對不同區域高標准農田秸稈還田對土壤的影響的研究,保障糧食持續高產。

以數字化賦能鄉村建設

數字鄉村建設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數字技術在農業農村中的深度應用,為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注入新動能。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建設智慧城市、數字鄉村。如何深入推進數字鄉村建設,特別是以更大力度加快推進西部地區數字鄉村建設?

“以產業振興為例,引入數字技術可以推動農業產業實現各環節的快速升級,使得生產效率、效益更高。同時,數字技術可以為農業產業開辟新賽道,如隨著5G技術的普及,農業直播帶貨已非常流行,改變了農產品銷售的傳統模式。此外,數字技術賦能不僅能帶動農業產業振興,還會帶動人才等多方面振興,推進城鄉深度融合發展,進一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全國政協委員、西安交通大學公共政策與發展研究院院長杜海峰說。

杜海峰建議,首先,以縣為單位同步推進數字鄉村建設和智慧城市建設,加快完善鄉村新基建體系。充分考慮人口流動趨勢、產業發展趨勢,合理布局鄉村新基建項目,既要消滅盲點,又要突出重點,確保投入發揮最大效益﹔鼓勵有條件的小城鎮規劃先行,因地制宜發展“互聯網+”特色主導產業,打造感知體驗、智慧應用、要素集聚、融合創新的“互聯網+”產業生態圈,輻射和帶動鄉村創業創新。其次,建設數字鄉村人才隊伍,應定期進行有針對性的數字素養和常用數字應用培訓,發揮“第一書記”、大學生村官等駐村黨員干部作用,提升數字技術應用水平,吸引外出務工人員回鄉發展,逐步縮小“數字鴻溝”。

此外,杜海峰建議,進一步整合資源,通過熱點議題設置、提升平台使用體驗,更廣泛地吸引農村居民、非政府組織等參與基層公共事務,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土特產”變“金飯碗”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眼促進農民增收,壯大鄉村富民產業。我們一定抓住政策機遇,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做好‘土特產’這篇文章,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全國人大代表、大荔縣東城街道暢家村黨總支書記馬紅麗信心滿懷地說。

馬紅麗說,“土特產”是指來源於特定區域、具有較高品質和一定知名度的農特產品或加工產品。大力發展“土特產”,既能促進農民增收致富,也有利於打造地域特色品牌,還能滿足大眾多元化的消費需求,對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身在農村,對此更有發言權。馬紅麗表示,陝西作為農業大省,物產豐富,蔬菜瓜果種類繁多,具有優良品質和一定知名度的“土特產”很多,開發潛力很大。

“近年來,大荔縣聚焦‘建成大美大荔實現共同富裕’目標,以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為總抓手,堅持把冬棗產業發展放在首位,不斷促進冬棗產業興旺。目前,全縣冬棗種植面積42萬畝,年產量60萬噸,產值突破70億元。大荔冬棗全國聞名,‘小冬棗’已經變成了‘金蛋蛋’。”馬紅麗說。

目前,仍有部分“土特產”由於缺乏深度挖掘、科學開發和宣傳推廣,知名度不高、品牌不亮,未能產生應有的效益。

對此,馬紅麗建議,由省級相關部門牽頭,指導全省各地對本地的“土特產”進行全面調查摸底、科學研究分析,把具有發展潛力和創收價值的“土特產”遴選出來,因地制宜建設特色產業園區,並採取政策扶持、技術支持等方法,選取當地基礎好、潛力大的規模企業,將“土特產”品牌背后的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此外,要延伸產業鏈條,通過精深加工等提高產品附加值,讓農民獲取更多增值收益。(劉曌瓊 苗雨蒙)

(責編:白鴿、王晴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