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張錦秋

“著力保護和傳承歷史要素和文化精神”(講述·賡續歷史文脈 譜寫當代華章)

本報記者 原韜雄
2024年01月30日08:4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張錦秋(左)與團隊中的年輕人討論設計方案。
  馬忠義攝

  人物小傳

  張錦秋:1936年10月生於四川成都,教授級高級建筑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設計大師、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師從建筑學家梁思成、莫宗江﹔主持設計了陝西歷史博物館、西安大唐芙蓉園、中國國家版本館西安分館、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等工程。她堅持探索建筑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設計理念,作品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並注重將規劃、建筑、園林融為一體﹔先后獲梁思成建筑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陝西省科學技術最高成就獎等榮譽。國際編號210232號小行星,以她的名字命名為“張錦秋星”。

 

  在古都西安,常常會遇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張錦秋的建筑作品。張錦秋今年已近88歲高齡﹔她扎根西安近六十載,從青春意氣到銀霜滿頭,用建筑為西安描摹出古韻新貌……

  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首批“中國工程設計大師”、首屆“梁思成建筑獎”獲得者……雖獲諸多榮譽,她的話卻很質朴:“我就是一個普通的人,想要為國家、為民族踏踏實實做一點事情。”

  “我來參加建設,就要到生產一線,不然怎麼當建筑師啊”

  “在西安,坐公共汽車跑上兩站,常常一拐彎就能看到張錦秋的作品。”文化學者肖雲儒說。諸多恢宏大氣的地標設計,出自一個川妹子之手。因為金秋時節出生於“錦官城”成都,長輩便為她取名“張錦秋”。

  “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特別要自立。怎麼立?必須有一技之長。”少年時,父親叮囑張錦秋。

  18歲那年,張錦秋進入清華大學學習建筑專業。徜徉清華園,張錦秋師從梁思成、莫宗江兩位建筑大師﹔莫宗江將她領進中國古典園林研究的大門。張錦秋說:“我數十年來的建筑創作,都受到莫宗江先生的影響。”

  兩扇大窗,西邊排滿了書架,東邊是書桌,書桌右角會擺上一盆“仙客來”……至今,午夜夢回之時,張錦秋仿佛還能記起梁思成的書房。梁思成為人民日報撰寫散文小品《拙匠隨筆》時,他告訴張錦秋,“建筑師就是匠人,給人民蓋房子,讓人民住得好。”時間飛逝,言猶在耳。她感慨地說,“梁先生有一份熾熱的家國情懷。對中國傳統建筑文化鍥而不舍的考察、研究、傳承,都源自這份家國情懷。”

  1966年,張錦秋畢業,被分配到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工作。“祖國哪兒有需要,就要響應號召,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張錦秋說。

  臨行前,她將自己收藏的一整套建筑學報贈人,“我以為自己可能就與學術研究無緣了。”坐上火車,一路向西,舉目都是黃土地……

  到了設計院,院領導起初想讓她去技術處看資料、做學問。不料想,張錦秋對院領導說:“我來參加建設,就要到生產一線,不然怎麼當建筑師啊?”

  進山溝,住窯洞,張錦秋的第一個“設計項目”,就是把山溝裡工廠的煙囪跟山地地形結合起來,做一個新煙囪的設計。閑暇之余,她不願浪費一丁點兒時間,將記載陝西歷史地理及文物古跡的《關中勝跡圖志》仔細研究了一遍。

  “我要把根深深扎進這片土地,汲取其養分”

  初到西安,張錦秋遇見的,不是她通過唐詩想象到的那個“長安”……

  位於曲江池畔的唐城牆遺址在當今西安的二環路外。上世紀80年代,這裡還是一片農田。改革開放后,西安迎來現代化建設大潮,古都的個性與韻味有所消減。對此,張錦秋有著清醒的思考:“西安要緊緊站穩‘古都’基點,把握‘古都’特色。面對一座千年古都,首要的不是創造新建筑,而是著力保護和傳承歷史要素和文化精神。”

  1983年,張錦秋擔綱國家重點工程陝西歷史博物館的設計。唐風屋宇氣勢恢宏,水墨色調韻味悠長……張錦秋將傳統唐風與現代建筑工藝完美融合。“我們對中國建筑的傳統和現代需求理解越深,所創作的建筑就會越新穎醇厚、雅俗共賞。”張錦秋說。

  1985年,西安計劃在大雁塔附近建設“三唐工程”(即唐歌舞餐廳、唐華賓館和唐代藝術博物館),最初的設計稿與周邊建筑的氣質不夠相稱。張錦秋接過設計任務,認真搜集和揣摩唐大慈恩寺遺址發掘資料和相關歷史記載,一個園林化的唐風組群方案漸漸清晰起來!

  最終,方案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和贊賞。如今,大雁塔的雄渾古朴,與“三唐工程”的靈動秀麗相得益彰。

  大唐芙蓉園、大明宮丹鳳門遺址博物館、西安世博園天人長安塔……張錦秋以大地為紙,鉤沉歷史況味,一個個西安地標建筑在她手中吐露芳華。古都風韻穿越歷史走來,並展現著當代的自信豪邁。

  “我去西安出差想去陝西歷史博物館看看,出租車司機在車上講,‘那是張錦秋院士設計的!’這真是不簡單,出租車司機也知道張錦秋的名字。”本報“講述·一輩子一件事”欄目曾報道過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程泰寧告訴記者。

  張錦秋說:“西安是有著深厚歷史文化積澱的名城。我要把根深深扎進這片土地,汲取其養分。能在西安工作,是我職業生涯中的福氣。”

  “我們要站在歷史文化的高度,做有內涵、有層次的建筑”

  從學習中國傳統建筑的“形”和“體”,到傳統空間的“神”和“意”,再到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境”的創造,張錦秋從傳統深處走來,所設計的建筑顯示著中國氣派。

  在張錦秋看來,一個城市就如一篇大文章,而建筑好比其中的一個段落、一個句子。段落間、句子間要有銜接,要有內在的邏輯性。對於有的建筑片面追求“新”“奇”“特”,張錦秋直言“看不上”。她說:“隻有理解環境、保護環境、創造環境,才不至於建造出沒有人氣的‘舞台布景’。”

  每每經過陝西省圖書館,現已是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的趙元超總會想起一段往事:陝西省圖書館是趙元超跟著張錦秋做的第一個項目,場地在一個高坡上,施工單位本想按常規把它推平,張錦秋卻說:“這是唐長安城內僅存的一處高坡,推掉它,就抹掉了城市記憶。我們要站在歷史文化的高度,做有內涵、有層次的建筑。”

  張錦秋將自己的建筑藝術風格概括為“和諧建筑”。“建筑是人與人、人與城市、人與自然的中介﹔文化取向當然應該與它所處的城市、環境相協調。”張錦秋認為,“衡量建筑,最終要看它是不是增加了這個地區民眾的認同感和凝聚力。”

  鐘鼓樓是西安的“客廳”。每到夜幕降臨,鐘鼓樓下沉廣場便人頭攢動,游客絡繹不絕。鐘鼓樓廣場和地下工程的設計,便出自張錦秋之手……

  上世紀90年代初的一年春節,張錦秋與丈夫——西安城市規劃專家韓驥在家中討論“城市客廳”的設計。西安市政府想在鐘鼓樓之間開辟廣場,但由於資金短缺等原因,多年未能實施。當時在西安規劃局工作的韓驥認為,廣場建設拆遷量巨大,不應急於動工﹔張錦秋卻認為應該盡早建設,否則不僅影響城市形象,而且以后拆遷的代價會更高。

  張錦秋對此有著很具體的設計構想:在鐘鼓樓地下開發3萬平方米的商業空間,設計成市民廣場,政府不用投入過多資金﹔韓驥聽了,立馬贊成!如今,鐘鼓樓廣場像一支扁擔,西邊挑著鼓樓,東邊挑著鐘樓﹔游客和市民在這裡休閑購物,體味著古城的古朴與時尚。

  張錦秋將全部心力奉獻給她一生所熱愛的建筑事業。近些年,已是耄耋之年的她還曾在病床上勾勒出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輪廓﹔接到國家版本館西安分館的設計任務,她在病房裡研究地形圖,出院后便第一時間前往現場踏勘……眼下,張錦秋謝絕了絕大多數訪客:“還是多留些工作時間吧。”

 

  記者手記

  做文化的堅守者、開拓者

  千年古都西安的歷史文化,濃縮了中華文明鼎盛時期的精華。建筑不僅承載著人的生活空間,更關系著人的情感與思想。到過西安、住過西安,就會明白張錦秋的設計對這座古城的意義。

  張錦秋的建筑設計始終堅持傳統與現代結合,兼具實用性和古風古韻﹔它們在城市生長中“開枝散葉”,激活了塵封的歷史記憶,更跨越過去與未來的時光,讓民族精神和歷史文脈延續……

  在張錦秋身上體現著建筑師的執著,這源自充分的文化自信。在她孜孜不倦的探索中,現代建筑也可以充滿傳統韻味,傳統建筑的精神也可以在當代建筑中升華。張錦秋在傳統與現代、外來與本土之間闖出一條新路來,體現著建筑大師的氣度。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我們需要更多像張錦秋一樣的文化堅守者、開拓者。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30日 06 版)

(責編:孫挺、魏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