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

關注秋收|秸稈深翻入田園 打造生態“噸糧田”——陝西西安秋收見聞

2023年10月19日09:20 | 來源:新華社
小字號

原標題:關注秋收|秸稈深翻入田園 打造生態“噸糧田”——陝西西安秋收見聞

  深秋裡的關中平原涼風颯颯,但連片糧田裡,卻處處都是繁忙的熱鬧景象。當記者來到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玉蟬街辦晉侯村時,一台台聯合收割機往返奔走、忙碌奔波的場景不斷映入眼帘。

  聯合收割機正在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玉蟬街辦晉侯村的玉米地裡進行收割 新華社記者劉彤 攝

  雖然今年已66歲,但老糧農馬運良仍不知疲倦地在收割機旁邊“小跑”緊隨,生怕遺漏一個玉米棒子。趁著收割機調頭轉向的“空檔”,記者與他攀談了起來。

  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玉蟬街辦晉侯村糧農正在將晾干的玉米裝袋收倉 新華社記者劉彤 攝

  他說,正常年景下,晉侯及附近村子的秋收9月中旬就全面開始了,今年關中平原遭遇連續秋淋,給聯合收割機入場收獲帶來困難,今年秋收推遲了半個月。“但今年雨水好,玉米前期長勢不錯,保守估計,一畝收獲1000斤不成問題。”

  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玉蟬街辦晉侯村糧農馬運良將遺漏在地的玉米撿拾進翻斗車 新華社記者劉彤 攝

  交談中,記者明顯感受到,農民種糧觀念發生了很大改變。馬運良說:“在駐村干部劉紅星的牽線搭橋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農技專家多次指導我們科學種田、合理耕作,改變了咱的種糧觀念。”

  “就拿每株近兩米的玉米秸稈來說,之前秋收后如何處理,確實是我們最頭疼的問題。現在不一樣了,收割機進田收割后,我們會找來大型農機,對土地進行兩遍深翻,粗犁、大犁的下翻深度能達到30厘米。這樣最大的好處,就是土壤的透水性、透氣性明顯增強,上下土層之間的養分交換也有了充分空間。加上秸稈還田養分補充,生態種植讓我們農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收益。”馬運良介紹,就拿今年夏收來說,雖然遭遇“爛場雨”,但由於收獲、晾晒及時,我家的6畝麥田也獲得每畝1000斤的收成。這樣的生態“噸糧田”就是我們期待的。

  晉侯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馮俊說,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和結對幫扶的深入,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鄠邑大隊劉紅星等多位幫扶民警,為全村糧食種植常年保持穩定、產量逐年提高、品質不斷提升作出了貢獻。

  “晉侯全村1920畝耕地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達1200畝, 在駐村干部的帶動、指導、引領下,大伙兒正是嘗到了農業科技的‘甜頭兒’,每年村裡秋糧、夏糧的品種選育,大家都會選種科技專家推薦的最新品種。適宜晉侯村種植的新品種抗倒伏、耐伏旱,抗病性強,產量穩定。每年打造穩定的‘噸糧田’,就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他說。

  記者從西安市鄠邑區農業農村局了解到,今年鄠邑區秋糧種植面積21萬畝,隨著晴好天氣持續,未來幾天秋收將加快進行,初步測算平均畝產超過900斤,豐收已成定局。隨后,以冬小麥為主的秋播作業也將展開。(記者劉彤)

(責編:李志強、魏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