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人民網看陝西

稅惠添彩 豐收景盛色更濃

——陝西稅務助力“三農”工作紀實

人民網記者 王晴垣
2023年09月21日10:21 | 來源:人民網-陝西頻道
小字號

秋分時節,瓜果飄香,第六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如約而至。黃河岸邊,顆顆鮮棗挂滿枝頭,產量喜人﹔秦嶺山下,串串葡萄個大飽滿,果香四溢。三秦大地田疇沃野處處閃現豐收的喜悅,鋪展開一幅幅稼穡流金的美好畫卷。

近年來,陝西省稅務部門將聚焦服務涉農企業作為助力“三農”、保基本民生的重要任務,在“政策輸血”和“服務活血”上持續發力,建立常態化、長效化溝通機制,精准宣傳稅惠政策、快速響應涉稅訴求,使符合條件的企業應知盡知、應享盡享,助力“陝”字號農產品走出一條產量高、品質優、效益好的農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9月,正值冬棗成熟的季節,在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許庄鎮,剛採摘完冬棗的村民圍坐在一起,緊鑼密鼓地將新鮮冬棗進行挑選、分揀、打包,忙碌的工作擋不住村民臉上豐收的喜悅和這份沉甸甸的甜蜜。陝西省稅務局供圖

稅費政策“添把火” 日子甜過脆冬棗

採摘、搬運、裝箱……走進大荔縣宏壽源果品專業合作社,冬棗裝滿籮筐,准備外銷,工人忙得團團轉。

“我們合作社成立於2017年,目前每年冬棗的銷售額能達到500萬元—600萬元。”說起合作社近年來的發展之路,財務人員劉娟十分自豪。一直以來,合作社採取“合作社+農戶”等多種經營模式,推動冬棗特色產業發展壯大,以實際行動帶動農戶就業致富。

“從稅務登記、發票領用再到后來的政策宣傳、申報輔導,稅務部門無一疏漏,幫助我們精准享受各項稅收優惠政策。目前,我們享受了自產自銷農產品免征增值稅、企業所得稅減免、印花稅減免等多項稅費優惠政策。資金雖不多,但讓我們感受到了國家對我們發展冬棗產業的支持。”劉娟表示,大荔冬棗從“小作物”變成“大品牌”,離不開稅務部門的支持。

農業企業初期投入大、回報周期長,做大做強絕非易事。資金不足,難免會成為企業發展路上最大的“攔路虎”。

今年以來,陝西省稅務部門將開展主題教育同支持農業企業高質量發展緊密結合,以精准落實減稅降費優惠政策和優化納稅服務為支撐點,聚焦企業需求,多點發力。據統計,上半年,陝西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203.2億元,

國家稅務總局武功縣稅務局干部在葡萄種植專業戶了解產品銷售情況。陝西省稅務局供圖

稅收幫扶“搭把手” 產業興旺促增收

時下,正值獼猴桃上市的季節,在西安市周至縣獼猴桃產業園裡,一顆顆毛茸茸、圓溜溜的獼猴桃綴滿枝頭,豐收圖景實在“獼”人。

周至縣作為世界公認的獼猴桃最佳優生區和最大生產基地之一,年產鮮果55萬噸,年產值突破60億元。種植區域的散戶和小規模納稅人更是打造“周至獼猴桃”品牌的重要力量。

西安市興鴻果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獼猴桃種植銷售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在獼猴桃銷售之際,遇到了增值稅發票開具、成本發票索取等方面的問題。

“稅務部門工作人員的講解既生動又接地氣,讓我們一聽就懂,特別是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能夠使用農產品收購發票收購農業生產者自產農產品這項政策,有效解決了困擾我們經營過程中遇到的農戶怕麻煩不願代開發票的難題。”總經理高宏斌說道,“今后將積極發揮民營企業的優勢,不斷做大做強,為周至獼猴桃產業和縣域經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一直以來,為將稅收服務觸角向農業、農村、農民延伸,陝西各級稅務部門持續探索推出納稅服務品牌產品,組建專業化稅費服務團隊,積極梳理農業涉稅業務辦理指南,歸納涉農稅費優惠政策,精細服務每一戶農業納稅人繳費人,“一戶一策”量體裁衣。

國家稅務總局榆林市橫山區稅務局“涉農稅收宣傳小分隊”深入橫山區黨岔鎮水稻種植核心區田間地頭。陝西省稅務局供圖

以稅興農添活力 “小黑米”撬動致富大產業

走進朱鹮之鄉洋縣,秋收的稻田裡青青的麥苗破土而出,青色與黃色交織出一幅生機盎然的動人圖景,遠處,幾隻朱鹮舞動著粉色的翅膀在田間嬉戲。洋縣被譽為地球上同緯度生態最好的地區之一,良好的生態環境孕育出獨具特色的區域農產品——洋縣黑米。

來到洋縣永輝農業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剛生產好的黑米正在挑選、包裝,一片豐收的繁忙景象。“企業持續向好的發展勢頭離不開國家稅收政策的支持,今年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這一項,我們企業就享受了8.7萬元的優惠。”公司負責人王永輝由衷地說道,“這些年公司從起步到快速發展,都有稅務部門在全程跟蹤服務,為我們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資金保障!”

正在銷售黑谷的謝村鎮村民朱興遠向前來宣傳政策的稅務干部說:“有機黑谷這個產業增收很穩定,種之前就和公司簽了訂單,全過程都有專業指導,種出來的有機黑谷質量很好,根本不愁賣!我每年都會種上五六畝,一年多收入1萬多元。”

“稅惠政策向農產品企業傾斜,讓我們將更多關注點放在了農產品品牌打造和產品研發上。”同樣以有機黑米為主打產品的陝西雙亞有機農業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周亞剛說道。近年來,“周大黑”黑米陸續獲得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參展品金獎,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等一系列獎項。企業也相繼研發出了以有機黑米為原料的黑米巧克力、黑米糊、黑米鍋巴等深加工產品,延伸了產業鏈。

據了解,洋縣稅務局不斷強化農業領域涉稅政策落地,持續為市場主體減負,用稅惠政策助力農產品產業鏈“長起來”,讓洋縣當地的特色農產品走出“高端路”,讓小產業做出“大文章”,打造出頗具有洋縣特色的有機農業品牌,鋪就地方特色農業發展“快車道”。

目前,洋縣黑米水稻種植面積已擴大到5萬余畝,並建成30多個300畝以上黑米水稻種植示范基地,精深加工生產線達十多條,不僅興起黑米生產加工企業20 多家,還開發出黑米酒、黑米醋、黑米茶等十多種黑米深加工產品,讓萬家農戶搭上黑米產業這輛致富快車,農民生活越來越有盼頭。

在服務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的道路上,陝西稅務部門始終聚焦農業企業發展中的涉稅需求,送政策、摸情況、問需求、解難題,以稅惠農,以稅扶企、以稅興業,賦能鄉村振興。

(責編:孫挺、吳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